-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课堂】冠脉 CTA :狭窄程度判断及常见误区
冠脉狭窄程度判断是冠脉 CTA 检查的重要内容,临床
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哪些原因可导致 CTA 与冠脉造影结果不符?本期课程将为您详细解答。管腔狭窄程度的分析方
法1.直径法
分析步骤:第一步,选出所有曲面重建图像中,经肉眼观察判定狭窄程度最严重的图像。第二步,测量图像中近段的正
常管腔直径( a),以及最狭窄处的管腔直径( b) ,(a-b ) /a
即为狭窄程度。但实际工作中,一般不进行准确测量,主要依靠经验进行定性评价。
2.面积法
分析步骤:第一步,分别在近段正常管腔和最狭窄处各取一
横截面;第二步,测量正常管腔面积( a2 )以及狭窄处的管
腔横截面面积( b2),狭窄程度 =( a2-b2 ) /a2 。
目前冠脉造影管腔狭窄程度的判断采用直径法,为保持与冠
脉造影的一致性, CTA 也采用直径法,面积法仅作为参考。
常见误区在日常工作中, 有时会发现 CTA 与冠脉造影不符,
常见原因或认识误区有以下 3 种: 误区 1:管腔正性重构
上图曲面重建图像中可发现左前降支 ( LAD )中段一处狭窄,
为进一步明确病变的特征,将探针放置于病变处,并将管腔
狭窄最严重的一个探针图像放大观察,发现非钙化斑块(灰
色)较大,管腔(白色)较小,如箭头所示,这种情况常被
认为是重度狭窄。其实,与近段正常管腔相比,狭窄处管腔
并未明显缩小(如上图二排最右侧图像所示)
,狭窄并不严
重,且从冠脉造影结果中得到证实。究其原因,是斑块呈外
向性生长,主要在血管壁外,而血管内的侵犯程度很小,这
种现象被称为正性重构。对于正性重构,临床常容易出现误
判,在同一个横截面中,斑块大管腔小,便认为狭窄程度严
重。在此,必须纠正一个临床常见的误区:对管腔狭窄程度
的判断,不是同层面管腔直径与斑块直径的比较,而是用最
狭窄处管腔直径与近段正常管腔直径相比。
误区 2:重度钙化曲面重建及冠脉探针图像均可见管腔严
重狭窄,钙化斑块(高亮白色)较大。但能否凭此判断为重
度狭窄呢?答案是:不能!因为对于大钙化斑块,
CTA 存在
开花状伪影,无法判断管腔狭窄的真实程度。
误区 3:错
层伪影
曲面重建图像上看到右冠状动脉(
RCA )上存在一处明显狭
窄(如箭头所示) ,冠脉探针上可见管腔由白色逐渐变暗
(却
又不像非钙化斑块的灰色) ,又逐渐变白。冠脉造影未发现
异常。仔细观察表面成像可以发现一条清晰横纹,
RCA 被分
为两节,并未连在一起,且曲面重建图像不是太连续,提示
出现错层伪影。 CTA 的表面成像是由 5 个心动周期所得到的容积数据重建而成(左图) 。在采集过程中如果患者存在呼
吸运动(未屏气)或心律不齐,导致心脏移动,数据采集不
在同一个时相上, 则所采集的图像叠加后, 出现错位(中图),长轴位上可出现阶梯状断层,血管突然断开,形似狭窄(右
图),这种伪影被称为错层伪影。随着技术设备的改进,采集覆盖范围的扩大,扫描速度的加快,错层伪影在临床中越来越少见。
课程小结 1.管腔狭窄程度判断:①直径法:②面积法。直径
法定性评估为目前采用的方法。 2. 常见的 3 个误区: ①管腔正性重构:斑块向管腔外生长形成正性重构,此时常因斑块
很大,而被误认为狭窄程度严重。但其实与近段正常管腔比较,病变处管腔并无明显狭窄。②重度钙化:对于大钙化斑
块,CTA 上存在开花状伪影, 无法判断管腔狭窄的真实程度。
③错层伪影:由于呼吸运动和心律不齐,导致图像采集时心
脏不在同一时相,出现阶梯状伪影,表现为长轴位上血管突然断开,常易误判为狭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