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g定位技术在输液港中的应用大会交流.pptxVIP

ecg定位技术在输液港中的应用大会交流.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CG定位技术在输液港中的应用321研究结果讨论研究对象和方法目录研究对象和方法纳入标准:①符合血液科置港适应症:血小板计数13*109/L;无明显凝血功能障碍,皮肤黏膜无明显出血体征,纤维蛋白原 1.0g/L ;置管侧无锁骨外伤史,纵隔无肿大淋巴结等。②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排除标准:①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严重的心动过速及置入起搏器而影响P波监测的患者。②精神异常、不合作的患者。③严重出血,不能耐受患者。研究对象:220例血液肿瘤患者研究方法材料和仪器输液港(6.5F)电极片3个心电图机或心电监护仪03穿刺静脉 选择血管 预测置管长度术后行胸部X片置管前准备040501皮肤消毒和铺巾置管过程02导管到达预测长度时,助手配合术者利用生理盐水作为介质引导腔内心电图,根据心电图波形变化将导管放至相应刻度后修剪导管输液港导管尖端定位方法引导心电图的方法① 术者:导管插入预测长度→连接肝素帽→ 20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后接上一次性穿刺针(7厘米)插入肝素帽(如图)输液港导管尖端定位方法引导心电图的方法 ② 助手:带无菌手套→一次性穿刺针(7厘米)放于RA导联线上电极片中心黑体部分(左图)→两边对折电极片(右图)输液港导管尖端定位方法引导心电图的方法③ 缓慢推注注射器中的生理盐水,使导管腔内充满生理盐水便于引导腔内心电图形(如图)输液港导管尖端定位方法根据P波的形态和振幅确定尖端位置 ① 当出现双向P波时表明导管 已进入右心房 ② 后退导管致双向P波消失(左图)或双向P波切迹未消失(右图)但已退出2cm,见到高振幅的直立P波时即为导管尖端位置,修剪剩余导管研究结果ECG辅助输液港导管尖端定位结果220例患者均未发生导管异位导管到位率100%最佳位置(CAJ)81.36%(179例) 18.18%(40例) 上腔静脉下段上腔静脉中段与下段交界处0.45%(1例) 心电图P波振幅特征导管尖端位置例数P波振幅<R波的50%R波的50%-80%≥R波的80%CAJ17936(20.11%)39(21.79%)104(58.10%)上腔静脉下段406(15.00%)8(20.00%)26(65.00%)上腔静脉中下段11(100%) / /22043(19.55%)47(21.36%)130(59.09%) R波的50%-80%<R波的50%≥R波的80%2.1心电图特征心电图双向P波切迹特征导管尖端位置例数双向P波切迹消失未消失CAJ179157(87.71%)22(12.29%)上腔静脉下段4037(92.50%)3(7.5%)上腔静脉中下段1 /1(100%) 220194(88.18%)26(11.82%)消失未消失2.1 心电图特征导管尖端对应的不同胸椎导管尖端位置例数胸椎T6T7T8T9CAJ1795(2.79%)100(55.87%)69(38.55%)5(2.79%)上腔静脉下段4021(52.50%)18(45.00%)1(2.50%%)/上腔静脉中下段11///22027(12.27%)108(49.09%)70(31.81%)5(2.27%)2.2影像学特征导管尖端对应的气管隆突下椎体个数导管尖端位置例数气管隆突下椎体个数0.511.522.53CAJ179 /3(1.68%)56(31.28%)81(45.25%)35(19.55%)4(2.23%)上腔静脉下段406(52.50%)11(45.00%)20(2.50%%) 3 (7.5%) / /上腔静脉中下段11(100%) / / / / /2207(3.18%)14(6.36%)76(34.55%)84(38.18%)35(15.91%)4(1.82%)2.2影像学特征讨论3.1基于特异性P波定位的原理P波为心房除极波,其形态和振幅取决于电极与心房综合向量轴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置管时导入心房的导管头端,基于0.9%氯化钠溶液和血液的导电性,导管内盐水与血液连接,从而建立腔内心电传导通路,通过转换器可将腔内心电图转换为体表心电图,在心电监护下直视心脏P 波电生理的改变。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来指导置管操作和导管头端定位3.2 电极片的创新性应用基于氯化钠和血液的导电性,并且以电极片直接包裹穿刺针头作为探测电极引导心电图,取代了特制导联鳄鱼夹或转换器引导心电图。此创新的应用对于ECG定位在材料及操作上有了新的突破。实现了就地取材,操作简便,不易脱落且图像稳定的优点,适合临床推广。3.3 ECG辅助输液港植入的优点可在置管过程中及时发现导管异位并立即进行调整能准确引导导管到达CAJ,提高导管尖端到达理想位置的比例相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辅助输液港植入,能够减少成本、避免患者和医务人员放射线暴露结论本研究认为导管尖端的定位不能完全以P波振幅高低或双向P波切迹消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