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压力容器搅拌处角焊缝缺陷浅谈及返修处理
1 机械疲劳的理论基础及破坏特征
机械疲劳是指在循环机械载荷作用下,材料、零件或构件在一处或几处产生局部永久性累积损伤而产生裂纹的过程。经一定循环次数后,裂纹不断扩展,可能导致突然完全断裂。机械疲劳可分为三个阶段:微观起裂阶段、宏观裂纹扩展阶段、瞬时断裂阶段。
机械疲劳通常起始于周期载荷下几何形状不连续处的表面,构件设计时几何形状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影响,易致机械疲劳的常见几何形状不连续处有槽口、开孔、未修磨的焊接接头、缺陷、错边、腐蚀坑等。材料内部存在冶金和显微结构的不连续,典型情况有金属夹杂物、锻造缺陷、修磨后的焊接接头、工卡具划痕、机械磨损划痕和机械加工刀痕等位置,易产生机械疲劳损伤。碳钢、低合金钢和钛材在应力极限以下服役不会发生疲劳开裂;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铝和多数其它非铁基合金没有应力极限,不管应力振幅的大小,在循环机械载荷作用下均可发生疲劳损伤。热处理可改善冶金和显微结构不连续,降低机械疲劳损伤的敏感性。循环次数越大,疲劳损伤致失效可能性越高。
所有金属材料都会出现机械疲劳现象。机械疲劳容易出现在以下部位:减压阀、流量调节阀附近的和管道、离心泵和压缩机的转轴、出口和入口的管道以及其他可能引起共振的管道。机械疲劳的同时还会伴随有振动疲劳。
2 实例分析——设备的概况及相关参数
某化工厂数台反应容器,壳程/夹套设计压力为1.30/0.60MPa,壳程/夹套设计温度为170/250℃,壳程/夹套操作压力小于0.70/0.50MPa,壳程/夹套操作温度小于100/230℃,容器内径为3600mm,主体材质为1Cr18Ni9Ti,封头实测厚度为26.6mm,壳程/夹套介质为苯乙烯、戊烷/过热蒸汽,容积为45m3,设计、制造规范为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查规程》,2021年12月制造,2021年05月投人使用。该反应器结构:简体为圆筒、两端为椭圆形封头,壳程外部为外盘管,反应器为耳式支座。焊接接头系数1.0,腐蚀裕量为0mm,材料屈服强度σs=200MP。
3 设备产生焊缝缺陷的分析
角焊缝附近施焊位置的特殊性容易造成明显的应力集中情况,并且该类设备在工作时,搅拌棒不断的转动,使得该处焊缝容易产生疲劳裂纹的倾向。因此检验人员对该处焊缝做了重点检查,在对焊缝表面清理后,对该焊缝做了目视检查,焊缝局部焊瘤较多,在着色渗透检验后发现有10~18mm长条形裂纹缺陷。缺陷起源于焊缝处,缺陷取向与焊缝纵向几乎平行,缺陷显示呈直线状细线条痕迹,中间稍宽,两端尖细而颜色(或亮度)逐渐减淡至最后消失。在确定了缺陷的性质和位置后,检验人员按照返修处理方案,与企业相关人员协商后,决定采用第5条的要求进行打磨去除该缺陷。
4 凹坑计算
依据《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第四十条的相关内容,裂纹打磨后形成的凹坑深度如果在壁厚余量允许的范围内,则该凹坑允许存在。否则,将凹坑按其外接矩形规则化为长轴长度、短轴长度及深度,计算无量纲参数G0,如果G00.10,则该凹坑在允许范围内。
在满足进行无量纲参数G0凹坑计算的条件下,已知T为该缺陷经打磨处理后凹坑所在部位容器的壁厚取实测壁厚减去至下次检验期的腐蚀量为15mm;凹坑深度C=6mm;容器的平均半径为3600mm;凹坑的半长A=10mm≤1.4(RT)1/2=376mm;因为C=61/3T,不满足《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第四十条的相关规定,因此应对该缺陷进行返修补焊处理。
5 返修处理方案
1)对该缺陷焊缝进行打磨消除,并修磨圆滑过渡。
2)将待焊15mm范围内清理干净,使之露出金属光泽。
3)选用A132焊条,手工电弧焊直流反接。
4)采用局部预热来防止裂纹(预热范围以焊缝两侧100~200mm为宜)预热温度≥200℃,且需加热均匀。
5)控制层间温度为200~300℃,以便使扩散氢溢出,收弧时填满弧坑。
6 补焊处理
1)焊前准备
施焊前应按NB/T *****—2011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施焊前清理裂纹所形成的沟槽及其母材表面30 mm范围内,应清除氧化物,油污、磨削残留的金属屑。清除裂纹所形成的沟槽表面不得有分层、夹杂等缺陷。出现风速大于10 m/s,相对湿度大于90%、雨雪环境,不得施焊。
2)施焊
施焊过程的电流、电压、焊速等应严格按焊接工艺规程,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飞溅物,焊缝两侧不得有咬边。焊后焊缝表面打磨至与母材圆滑过渡,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规程、施焊记录及焊工标记等应保留。
3)热处理
为改善补焊焊缝及其热影响区材料的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分析.doc VIP
- 新高考背景下历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1).doc VIP
- DL T 1144-2012《火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pdf VIP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必背知识点知识清单.pdf VIP
-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VIP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docx VIP
- T_CVMA 224-2025 猫传染性腹膜炎诊断规程.pdf VIP
- T_CVMA 232-2025 猪星状病毒五型荧光PCR检测方法.docx VIP
- T_CVMA 252-2025 马四肢X线及超声操作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