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形势与政策政治论文
经济形势与政策前瞻
内容提要:GDP增速短期回调、长期回升,CPI涨幅回落但物价水平仍在高位震荡,结构调整步履蹒跚,都决定了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不变,但要适时、适度做好必要的预调与微调。
2021年,中国经济运行中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怎样认识这些趋势性变化?2021年宏观政策如何调控和引导这些发展态势?
明年是换届之年,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认真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发生的趋势性变化,研究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宏观政策,对于实施“十二五”规划,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具有重要意义。
GDP增速短期回调
这一轮增速回调,既是对上一轮高速增长的调整,又是下一轮高速增长的前奏。在两轮高速增长之间回调的深度和时间,内在因素取决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进度,外在因素受到全球经济复苏状况的制约和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尽管有些年份增长率超过14%,也有些年份增长率低于5%,但30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更是进入新一轮持续高速增长通道,从2002年到2021年,年均增速10%以上。
巧合的是,与2021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几乎同时,从当年三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七个季度逐季下滑,从13.8%剧烈滑落到2021年一季度的6.6%。是什么原因导致的?2021年4月我曾提出“内生因素为主,多种因素叠加”,由次贷危机引爆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只是外部诱因,根本原因在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问题。
不幸的是,2021年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济刺激政策有点过头,M2增长了30%以上,投资增长了30%以上,导致投资膨胀和流动性过剩。仅仅用了四个季度,就迅速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势。到2021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又重回11.9%的高度。一年多来,中国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把经济过热的趋势压住了。
令人苦恼的是,中国经济随后又一路回调,从2021年二季度的10.3%、到今年三季度9.1%,不少机构预测今年四季度为9%左右,刚好又连续回调七个季度。
历史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今天,我们似乎又站在2021年四季度的起点上,很多人对于未来经济走势莫衷一是。
目前,社会上对中国目前经济状况和明年走势又有许多议论:有人认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下降,今后将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甚至是低速增长;也有人认为,中国经济正在朝硬着陆的方向发展,明年有可能出现二次探底,甚至会发生滞胀。这些意见与3年前的“W”型怀疑派、“L”型悲观派如出一辙,惊人相似。
我认为,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所回落,但不存在硬着陆问题,也不可能出现二次探底和滞胀问题。
今年中国GDP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仍有可能达到9.3%左右,与去年GDP增速10.4%相比回落只有1个百分点。就季度之间增速看,即便今年四季度降低到9%左右,与一季度9.7%相比,回落幅度也不到1个百分点。
从2021年开始至今,中国经济增长由依靠政策刺激开始向恢复市场力量和经济内生性增长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多数机构预测2021年GDP增速将保持在9%左右,即使再回落也不会降低到8%以下,既不会发生从过热急剧转变为过冷的“硬着陆”,也不会出现下降到2021年一季度6.1%以下的第二次探底,更不会发生滞胀。
我也不赞成使用所谓“增长潜力下降”,来否定今后仍有可能的新一轮高速增长。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高速增长后,潜在增长率将从原来的10%左右下调到8%左右,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一个台阶。还有人提出,2021年-2021年如能达到8%的增长即算常态,2021年-2030年如能达到6%的增长也可算常态,越往后越会逐步降低。这有点牵强附会。
潜在增长率通常是指各种资源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水平,主要取决于资源、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与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有很大关系,并不存在由高到低的直线变化。
在“十二五”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中国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仍有许多有利条件,如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区域互补性强回旋余地大,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旺盛,长期紧缺的资金已经变得比较宽裕,人力资本提升空间较大,技术进步、科技和管理创新能力增强。
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肯定可以抵消劳动力、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和成本上升所丧失的传统优势,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动力依然强劲,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度过短期增速回调之后,到2021年下半年或者20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及设施安装-08SS523 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pdf VIP
- ihi trx寿力离心空压机操作手册使用说明书.pdf
- 2024全新婴幼儿喂养ppt课件.pptx VIP
- 开幕式活动方案.docx VIP
-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护理及预防.doc VIP
-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计划.docx VIP
- 中职《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课程标准.docx VIP
- 中国传媒大学-实用播音教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一)-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2025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用“芯”解读青藏高原的时光变迁——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件.pptx VIP
- 密闭式吸痰操作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