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等响曲线 人耳对2000~ 5000HZ的声音 最为敏感。 100Hz,30dB的 声音听起来和 20Hz,80 dB的 一样响。 ②、响度:响度是度量一个噪声比另一个响多少的量,即判断声音强弱的量,也是人们对声响程度反应的主观量。 响度级是一个相对量,有时需要把它化为自然数,即用绝对值来表示。这就引出一个响度。用“N”表示。单位为sone(宋)。40方为一宋,50方为2宋,60方为4宋,70方为8宋。即响度级每改变10phon响度相应改变1倍。其计算公式如下: N=2(Ls-40)/10 或 Ls=40+10log2N N——响度sone Ls——响度级 phon 二、计权声级: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敏感度是不同的,两个声压级相同而频率不同的声音,高频的听起来要比低频的响一些、也嘈杂一些。在以测量声压级为基础的测量仪器中,对不同频率的声波有不同程度的滤波装置,使噪声测量的结果能同人的主观感觉比较一致。 计权网络有A网络,B网络,C网络等,通过A计权网络所得的计权声级叫做A计权声级。 控制噪声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接收器和接收者 传播途径 接收器 噪声源 × 噪声控制的方法 方法1:控制噪声源 方法2:阻止噪声传播 机械噪声一般起源于设备的连接处和转动区的撞击,所以,通过改进设备结构、提高设备精度、改革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等避免噪声的产生。或可用隔音材料将噪声源限制于局部范围,将噪声源与周围环境隔离。 利用天然地形或设置围墙、屏障等,阻断或屏蔽一部分噪声向接受者传播;对高强度噪声源,可使其出口朝向上空或野外,即利用声源的指向性控制噪声。 噪声控制的方法 方法3:吸声和消声处理 方法4:对接受者的保护 吸声是将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装置在室内,直接吸收声能而降低室内混响声,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消声是利用装在气流通道上的消声器来降低进排气噪声。 若噪声的接受者是人,可以使用个人防护用具(橡胶或塑料制耳塞、耳罩、防噪声帽等)或在隔声间操作加以保护;还可以采用轮换作业等方式,尽可能地减少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问。仪器设备可以采取隔声、隔振设计等手段加以保护。 房屋噪声控制方法: 1、楼板的消声、隔声: 在楼板上铺设弹性的柔软面层,如织物、塑胶等; 制作吊顶,并在其中填充吸声材料。 2、门窗的隔声:用吸声材料将门窗的缝隙填实,要求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弹性。 3、室内:悬挂吸声体。 吸声较差的墙面材料:上釉的砖、表面漆过的混凝土块; 中等的:混凝土上铺软木地板、胶合板 较好的:粗糙表面的混凝土 覆有76mm厚的玻璃纤维层的墙面 一、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1、“感觉域”------振动是可以容忍的 2、不舒适阈——生理反应,是大脑对振动信息的一种判断; 3、疲劳阈——出现心理,生理反应,身体受到影响,停止振动后可恢复; 4、危险阈——产生病理性的损伤和病变,不能复原---痛阈。 人体的各个器官及组成部分都有各自的固有频率,当人体承受的振动频率与人体某一部分的固有频率相等或接近时,振幅将达到最大,称为共振。振动频率越接近固有频率,则振幅越大,产生的危害也越大。 四 振动环境 振动对人的影响与频率、振幅、加速度、受振时间以及人的姿势等因素有关。 调查表明振动加速度越大,振动的影响也越大; 暴露在振动环境中的时间越长,不良影响也越大; 局部振动或直接接触振动体的危害较大,如用手直接握紧振动把手等操作方式,则受振动的影响更大。间断接触或适当安排工间休息则能减轻危害; 人体采取立位时对垂直振动较敏感,卧位时对水平振动较敏感; 振动频度的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高频振动对人体的影响次于低频振动。 全身振动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强烈的振动能造成骨骼、肌肉、关节及韧带的严重损伤,即使振动强度不高,但长期作用也会造成脚部及腿部的损伤。若振动频率引起人体器官的共振,则危害更大。 当振动频率高于25Hz时,振动在人体中的传递较弱,生理影响也相应减弱;当频率在20~25Hz时,是第三振动峰,会引起肌肉紧张,产生不舒服感;当频率在10~12Hz时,是第二振动峰,对人体的影响强于第三振动峰,主要影响到腹部内脏,会出现肌肉疼痛、尿急等;当频率在4~8Hz时,人体对振动的传递率最大,生理影响也最大,是第一振动峰,主要使胸腔内脏产生共振,会引起呼吸不畅,呼吸困难; 二、、振动的评价 1、全身承受振动的评价标准 ①、健康与安全界限 ②、疲劳一降低工作效率界限 ③、舒适降低界限 2、局部振动的评价标准 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