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期末复习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第二章要点 一,人体测量数据的分类; 人机工程学范围内的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有两类,即人体构造尺寸(静态尺寸)和功能尺寸(动态尺寸)的测量数据。静态尺寸是指被测者静止时坐或站进行测量的尺寸;动态尺寸指被测者在工作姿势下或在某种操作活动状态下测量的尺寸。 二,测量的姿势:立姿,坐姿 三,人体测量中的基准面和基准轴 三轴:垂直轴、纵轴和横轴。 (1)矢状面(垂直轴和纵轴) (2)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 (3)冠状面(垂直轴和横轴) 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4)水平面(纵轴和横轴) (5)眼耳平面(左右耳屏点及右眼下眶下点的平面) 四,百分位数、适应域的含义及相互推导法; 适应域:设计只能取一定的人体尺寸范围,只能满足整个人体尺寸的一部分。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百分位数Pk :是百分位对应的数值。例如,身高分布的第5百分位数为1543mm。它表示将人体测量数据分为两部分,有K%的测量值小于等于它,而有(100-K)%的测量值大于它。 百分位和适应域:适应域可分为对称适应域、偏适应域。对称适应域对称于均值;偏适应域通常是整个分布在某一边。 90%的适应域,若采用对称的百分位,则从5%百分位到95%百分位。95%的适应域,则可采用2.5%到97.5%。 五,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原则(适合于作业空间中);要知道具体的应用场合。 (1)极限设计原则 最大值设计原则和最小值设计原则如安全门,床等 (2)可调设计原则    指设计尺寸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如座椅的高度,要想使高个子(第95百分位)和低个子(第5百分位)的人都可以使用,则选用可调设计原则。一般可调设计原则的适应域至少达到90%(P95和P5)。 (3)平均设计原则   以平均人,即以第50百分位为设计依据。(门锁、把手、柜台等) 六,产品尺寸的设定方法;(百分位数加修正) 1 根据设计对象确定选用的原则(选择产品类型) 2 确定选用的人体尺寸百分位数 3 确定功能修正量(着装修正、姿势修正、操作修正等)  4 确定心理修正值,一般由实验得出。 (房屋空间高度) 5 功能尺寸的设定 (1)最小功能尺寸=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功能修正值 (2)最佳功能尺寸=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功能修正值+心理修正值 七,人体尺寸的具体应用,(如眼高、肘高、坐高等的具体应用,以及在何处应用何种尺寸) (1)人体身高主要用于确定通道和门的最小高度,床的最佳长度、设备的高度等等。在身高测量时一般是不穿鞋的,所以要考虑修正值。在设计时也采用不同的百分位数。 (2)立姿眼高主要用于仪表的布置、机床显示屏的布置、户外广告的布置、办公室隔断的布置等等。如不允许看的隔断要用高的百分位,允许看的则选用低的百分位。 (3)肘高用于确定操作台面、柜台、工作台等等的高度,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低于肘高的距离。  (4)坐高用于确定坐位上方的物品的允许高度,如双人床的设计;餐厅的隔断也要用到这个尺寸,只是要考虑到姿势的修正值,人处于放松时坐高要减少40mm。 (5)肩宽(或最大宽度)可用于确定座椅间距、通道和走廊的距离。还要考虑适当的修正值。 (6)臀部至膝盖长度(臀膝距):用于确定椅背到膝盖前方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如教室中固定桌椅的设计,电影院椅子的设计等。 (7)大腿厚度:用于设计大腿与其上方物品之间的距离时使用,结合坐姿时的小腿加足高使用。应选用大尺寸,95%人可以使用。 第三章要点 一、人机系统的不同表示方法 二、视觉、听觉的适宜刺激 三、感觉和知觉的特征 (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皮肤和本体感觉,产生视、听、嗅、味、和触觉等感受。如苹果。 感觉特点:1.适宜刺激 2.感觉阈限 :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阈下限;能产生正常感觉的最大刺激量称为感觉阈上限。例如:人眼只对波长380-780mm的光波刺激产生反应,   3.适应:感觉器官被刺激一段时间后,刺激不变,而感觉会渐渐消失,称之为适应。 4.相互作用:感受器官会因受其它刺激的影响而使感受能力下降。如视觉和听觉相互影响,使注意力不能集中。 5.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同时对比指几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一个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继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一个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 6.余觉:刺激物消失后,感觉还会存在一极短时间,称为余觉。如视觉暂留。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直觉特点:1.整体性: 将由许多部分或多种属性组成的对象看作具有一定结构的统一

文档评论(0)

auto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