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38 页 共 NUMPAGES 40 页 在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难,请登录学院网站“辅导答疑”栏目,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基础写作》期中作业 第一章 写作、写作学、写作课 问答题: 什么是写作? 谈谈写作的社会性的表现。 名词解释 写作 写作学 判断题 1、从本质上讲,写作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实践活动。 2、社会生活可以启发作者获得写作技巧。 3、写作学是研究文章制作的基本规律及方法的科学。 4、写作课是高等院校汉语言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5、文章是一个流变的概念。 6、“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是说研究社会生活,可以获得写作技巧。 7、写作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达三个阶段。 第二章 写作的基本特点与规律 问答题: 如何理解“物——意——文”转化律? 写作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了解了写作的个体性特点,对学习写作有什么启发? 了解了写作的综合性特点,对学习写作有什么启发? 了解了写作的实践性特点,对学习写作有什么启发? 了解了写作的创新性特点,对学习写作有什么启发? 写作有哪些规律? 8、为什么学习写作必须反复历练? 名词解释 写作的个体性 写作的综合性 写作的实践性 写作的创新性 点化调整渐深律 写作中的“通变律” 点化调整渐深律 判断题 1、“文若其人”体现了写作的个体性特点。 2、写作有个体性特点,所以写作时作者可以忽略客体的特点及其对写作的反作用。 3、写作有实践性特点,学习写作可以不学理论知识。 4、写作的价值在于创新。 5、写作中的“”就是灵活变通。 6、注重创新是写作成功的秘诀之一。 7、写作具有个体性,所以不能一味模仿别人的写法。 8、“点化”可以使文章超凡脱俗,出奇出新。 9、有个性的文章一定有创新性。 10、写作创新包括超越作者自己。 11、所谓“点化”就是在文章写作中不断提炼、升华的意思。 12、文章的写作技巧与生活的关系密切。 第三章 写作技巧 问答题: 谈谈写作技巧对写作的意义。 写作技巧的特点有哪些? 运用抑扬法应该注意什么? 在写作中,如何界定“虚”与“实”的含义? 学习写作技巧的途径有哪些? 名词解释 写作技巧 择炼 一字立骨法 正反比照法 博引作论法 寓托寄意法 往复叠进法; 移步换景法; 拟态; 变态; 造境; 判断题 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句,在抒情上运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 在《红楼梦》中,作者把贾宝玉结婚与林黛玉之死安排在同一时刻是运用了“哀乐互衬”的手法。 茅盾的《白杨礼赞》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喻托寄意技巧。 写作技巧离不开作者的立场观点。 择炼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最为基本的一环。 抑扬法可以欲扬先抑,也可以欲抑先扬。 抑扬法可以使文章波澜起伏。 移步换景法多用于游记写作。 写作技巧只能从书本中学得。 文章写作中,“显”就是浅陋,“隐”就是晦涩。 抑扬法、断续法、疏密法、张弛法均可活跃文势。 移步换景法多用于游记写作。 抑扬法只能先抑后扬。 第四章 写作过程 问答题: 谈谈感受的特点。 为什么感受要独特? 构思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谈谈起草与构思的关系。 修改的意义有哪些? 名词解释 观察 感受 构思 修改 同化 顺应 思路 判断题 观察是运用视觉器官认识客观事物获取写作材料的方法。 精心构思体现了写作活动的高智能性要求。 写作构思是连接“物”与“文“的桥梁。 写作构思是文章的孕育阶段。 写作的行文阶段包括起草与修改。 构思的核心是安排文章的结构。 修改对于文章写作是无足轻重的事。 感受是一种富有情感和个性心理的活动,所以没有客观性。 写作构思因人而异,体现出诸多的个别性。 起草是行文的开端,其好坏关系写作的成败。 感受独特,写出文章才富有个性风采。 写作文章的构思即对将写成的文章的总体设想。 13、写作文章重在构思,起草好坏无关轻重。 第五章 材料 问答题: 为什么要围绕主题选材? 选择材料的原则有哪些? 什么是新颖的材料? 为什么要选新颖的材料? 名词解释 材料 素材 题材 资料 典型材料 判断题 材料只能表现主题不能深化主题。 有感染力的材料一定能为主题服务。 典型材料都是惊天动地的材料。 第六章 主题 一、名词解释 主题 提炼主题 二、问答题 1、主题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2、写作对主题的要求是什么? 3、确立主题为什么要集中、单一? 怎样才能使确立的主题深刻? 为什么要提炼主题? 提炼主题的原则有哪些? 生活暗示作者主题的方式有哪些? 三、判断题 1、“文主于意而意多乱文”是说主题要正确。 2、主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概念。 3、主题是文章写作的依据。 《基础写作》期中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 写作、写作学、写作课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写作? 一般来讲,写作就是运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