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公开课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兰诗》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表达的诗人思想感情。 2、学会朗读古代诗歌 ,背诵这五首诗歌。 3、初步了解一些诗歌的常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并试着体会诗中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2、学习《回乡偶书》: 、了解作者及背景:贺知章,字率真,少以文词知名。进士,累迁太常 博士。自号四明狂客。善草隶。天宝初,年八十六卒。还乡里。此时已离家 50 多年,漫长的岁月,人事沧桑,诗人的内心深处勾起层层波澜 ! 在此情景下写成 此诗。原诗共两首,此选的是第一首。 、朗读全诗:听读诗文,划分节奏,要求学生边听边用笔在课本上划分节奏,可以小声跟读,注意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 学生回答,总结规律教师引导,诗歌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写景诗等。从体裁上可分为律诗和绝句,而律诗有八句,绝句四句。划分节奏的规律分别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 学生齐读,体会诗歌节奏,掌握读诗的方法。 、学生按小组讨论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创设的意境。意境:一伙儿童在村道上玩耍, 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来, 便上前问讯: 客人从什么地方来的,要到谁家去 ?本来,他是告老还乡,故乡有他的亲戚朋友,有他青年时代的温馨的回忆,可他离家时间太长了,家乡的人对他很陌生,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儿童们不认识他,把他当作客人的问话,勾起了老人的多少感慨:是啊,年轻时风流倜傥,文词清华,走出故乡,去追求功名事业。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归来,已是白发老人,只是乡音未改。这一偶然的生活场景,在诗人来说却富有很深的生活内容,是生活变迁的必然,记下来便成了诗。一、二句写实的手法写感慨,诗人把“少小”和“老大”、 “离家”和“回”、 “无改”和“衰”这些有 1 / 7 对立意义的词组合起来,把几十年的变迁包容在短短的句子 中。 (4) 、探究诗中抒发的情感:表过了作者老来还乡,感到物是人非,无所适从的思想感情。 、朗诵并背诵这首诗。 3、学习《夜雨寄北》 (1) 、了解作者:李商隐 (813-858) ,字义山,号玉溪。李商隐早年即以文才得牛党令狐楚赏识,被 引为幕府巡官,并经令狐楚之子举荐, 及进士第。后李党王茂元镇河阳, 慕其才, 辟为书记,以女妻之。他这一举动被牛党视为叛恩之行,所以令狐为相后,即使 李义山屡屡致信剖析心迹, 他也不予理置, 李商隐因之始终过着极为清寒的幕僚 生活,后至客死荥阳,潦倒而终,成为牛党争的牺牲品。 其诗作内蕴的思致深曲、 情感沉厚而移情折心,也往往为其辞饰的用字瑰丽、笔法沉郁、色泽凄艳、情调迷离而魂迷目眩。 但也会由于其诗作谜样的语言而难求甚解。历代诗评家对其大部诗作或以为情诗,或以为寓托之作。《夜雨寄北》 也是一首难解之诗。这首诗,有的选本也作《夜雨寄内》,是写给他的妻子的 ; 但有人考证出,此诗写于李妻去世之后,是写给北方友人的。 、朗读这首诗。 、学生探究诗歌的内容, 先行讨论,之后把记录下来的难词难句提出来。“君问”:您 ( 致信 ) 垂问,但“君”指何人,不知 ; “归期”:归家之期 ; “未有期”:没有准信。 “巴山”:寓处 ; “夜雨”:最有利于表现羁旅之愁和不归之苦的境域氛围; “涨秋池”:绵密秋雨使池塘涨满,交代时令。 “何当”:何时能够 ; “共剪西窗烛”:承上文苦况憧憬未来欢愉。 “却话巴山夜雨时”:今夜的苦境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之资料。 说明:这是一首有多种理解的诗。 、诗歌中抒发的情感:表过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背诵全诗。 4、作业: 课后练习题一 第二课时 1、学习《淮上与友人别》: 、了解作者及背景:郑谷,唐朝诗人。字守愚,今江西宜春人。本诗是诗人在扬州与友人分手时所作。本诗不是送别而是所握别。淮上是指扬州 、朗读这首诗。 、学生讨论疏通文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前两句先交代握别的时间和地点,次写彼此分别,愁上心头的滋味。大好的春天里却要与友人分手,心中的离愁别绪与此形成鲜明的反差。 这里虽只写渡江人 , 但彼此羁旅飘泊 , 君愁我亦愁的 2 / 7 内心波动,跃然纸上。这两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结合。后两句,在握别 岸头,已是愁绪万千 ; 到得离亭宴上,更是酒酣情浓, 欲言又止。此时风笛奏起,笛声载着愁情,诉说别离的时间到了, 两位互道珍重,各奔前程。这是即景生情,颇具典型意义。 、讨论诗人抒发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背诵全诗。 2、学习《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 、了解作者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初唐四杰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离别之情,但由于诗人开阔的胸怀,完全没有给人一种因离别而悲伤的情调。 、朗读这首诗。 、探究诗歌的内容。首联:前句写送别地点,后句形容朋友去的地方不 远,五津风烟在望,暗示不必

文档评论(0)

159****32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