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话人间处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庄子话人间处世 ? ?佚名 ?   人生于世,自从懂事起就会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课题,也是人一生中所必须时刻注意想法克服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如何自处与处世。所以,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在其所著《庄子》内七篇的开篇《逍遥游》中规划出“无有所待”的“逍遥游”理想境界后,其它诸文多在围绕如何实现这一理想,在弘扬道家之“道”之中阐述着,重点在于告诉人们特别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如何一步一步地实现人生理想中的自处与处世之“道”。 ?   庄子在前面的《齐物论》和《养生主》中,皆通过活灵活现的寓言,提出超越“彼此”,超越“是非”;在道的导引下,达到养生保全其身方面进行了阐明。虽然表面上看是以修身养生为主,事实上同样内涵着自处与处世之道。只不过是庄子在《人间世》又籍以相应而切合实际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在这一前提下如何自处与处世的方式方法,作出了与《齐物论》《养生主》中旨意相通且更为具体、明显、细微的进一步阐发。 ?   你看,庄子在《人间世》文中,通过“颜回问于仲尼”、“叶公子高适齐”、“颜阖将傅太子之师问于蘧[q鷀伯玉”的寓言,先叙说人世间的混浊难处,后阐明其涉世的态度与方式。其中所阐述的人世间的艰难,皆因战国之时世间的混浊黑暗,而混浊黑暗原因是多方面的。 ?   一方面,主要是由统治阶层所造成的。由是,庄子开篇中就假借孔子和颜回师生的对话,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昏庸无道的黑暗面,如:统治者的一意孤行,役民无时(“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穷兵黩武,视民如草芥(“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焦,民其无余矣!”)和只要贤能的臣子有爱民的表现,就会招忌而卒遭陷害(“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yǔ]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 ?   其次,则是社会环境所致,“上梁不正下梁歪”,当时德道已从上层严重失缺,正如庄子所说“德荡乎名,知出于争”,名与知已成为相倾轧、争斗的凶器。即使是德行笃厚、信誉上佳之人,也不能达到被别人了解的程度,甚或被称为食古不化之人。所以,颜回的出行被孔子阻止,这固然与颜回个人在处世心态、涉世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从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社会就已经“礼崩乐坏”“春秋无义战”了。到战国时代整个社会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庄子看来已经分不出“是非”屈直、君子盗贼了。 ?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在对颜回的对话中指出:若要和暴虐无道的统治者相处,即使你不发表评论,便很困难了。他说:“否则,他一定会乘人君之势,抓着你说话的漏洞攻击你。到时,你会自失其守,眼目眩惑,面色苍白,口里只顾得营营自救,内心也就顺着他了。这是用火去救火,用水去救水,叫做越救越糟。” ?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形,有什么法子呢?庄子在此提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即先充实自己,然后才能去扶助别人。遇事先自己站稳脚跟,才能去教别人怎么站得住。这道理其实很简单,譬如在我们教育界就有“一桶水与一碗水”的理论。老师在课堂上要倒给学生“一碗水”的知识,那么,自己至少要准备好“一桶水”的学问,才有可能产生倒好那“一碗水”的自豪感。正如一首哲理小诗所道: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但是,庄子在此也借孔子之口一再提醒人们,即别人做错了事,用别人的缺点来显示自己的优点,不足取。同样,也不要像“志大才疏”的螳螂一样,自恃本事大,“怒其臂以当车辙”,否则就是以火救火,用水救水,结果遭殃的还是自己。 ?   其次,庄子延续前文所说,人生在世要达到逍遥之游,须先通过“坐忘”的静寂,达到“齐物、齐论”的“物我合一”的境界,把顺乎自然作为常法(“缘督以为经”),在此他又借孔子之口提出“心斋”,即“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   当然,道家或是儒家所说的“坐忘”“反省”所得之“心斋”,并不是道教、佛教那种要求严格的斋戒,枯坐参禅。百姓日用,道在其中。在这里庄子是要告诉人们,入世自处与处世,除去应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外,还要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安心如一,心无二念,不为外物所滞,使心境达到虚静空明的境地,只有人真正实现内心的安定,才可能做到外在的顺应。从而,在处世中不仅能达到“游刃有余”的逍遥境界,同时也会在事业发展上有所成就。 ?   在现代的一次世界级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就因为他强大的内心定力与自信心而一举成名。 ?   在比赛的过程中,所有指挥家都按照评委会给出的乐谱指挥演奏。其他的指挥家都很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演奏,只有小泽征尔在演奏时兀自停了下来。因为,他在演奏中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音律和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