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古诗词鉴赏强化练习全解.pdf

2014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古诗词鉴赏强化练习全解.pdf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古诗词鉴赏强化练习一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题】 (1) 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案】 (1) 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 情。 ( 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 (2) 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 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问题】 (1) 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 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3) 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 【答案】 (1) 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 “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 汹涌,浪拍云天。 (3) 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3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③归雁 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问题】 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 间。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翠袖殷勤,金杯错 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 【答案】 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 发的凄凉,告戒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 4 、阅读下列两首元曲,回答问题。 【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 张可久 ( 其一 )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①起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