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天津市南开区高考模拟历史.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年天津市南开区高考模拟历史 第I卷(选择题) 1.诚信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诚信伦理渗透于中国古代商人的经营活动中,具体表现为诚实不欺、遵守承诺的商业道德。下列所述鲜明反映商人讲求诚信的是( ) A.“百金之家,夏无布帽” B.“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 C.“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 D.“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强调商人讲求诚信,而C项“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体现货真价实的诚信观念,与题干符合,正确。“百金之家,夏无布帽”体现的是节俭思想,与题干无关,排除A。“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反映了乐善好施的品质,与题干无关,排除B。“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体现仗义疏财的品质,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2.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 ) A.王位继承混乱 B.分封制度瓦解 C.诸侯争霸激烈 D.宗法制度松弛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秦国九代国君的继承情况,并没有严格执行宗法制度,即体现出宗法制度有所松弛,D项正确。题干体现秦国没有严格按宗法原则继承君位,才导致王位出现继承混乱,排除A。题干秦国没有严格按宗法原则继承君位,但不能体现分封制度瓦解,排除B。题干并未体现出诸侯争霸激烈,而是强调继承王位的问题,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3.苏格拉底倡导“知德合一”学说,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 A.说明了知识是生存之本 B.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 C.否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D.表明他反对希腊民主制度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苏格拉底对知识的尊崇,他认为知识可以转化为道德,这样就可以增强个人的理性,防止个人私欲膨胀,这样个人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B项正确。 答案:B 4.宋元以来,江南地区因粮食丰裕,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民谚已变为“湖广熟,天下足”。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粮食生产格局发生变动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江南地区经济地位下降 D.南方地区相对稳定 解析:根据题干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的变化,反映了粮食生产中心由苏湖地区转移到湖广地区,故A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B。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5.下表所示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时间 货物名称及输出国 价值(银元) 提示说明 1781~1790年 中国茶叶 9600多万 每年从英国流入中国几百万银元 1781~1793年 英国呢绒等 1600多万 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六分之一 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瓦解 B.茶叶是中英贸易中唯一大宗商品 C.中国处于中英贸易中的顺差地位 D.英国商品质劣无法打开中国市场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1781~1790年,每年从英国流入中国几百万银元”“1781~1793年,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六分之一”可知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顺差地位,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瓦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B项错在“唯一”,排除。因为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产品无法打开中国市场,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6.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记载,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徽,几乎不用了。“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这最能说明当时的中国( ) A.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B.主动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 C.逐渐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D.迫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威胁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对清朝“天朝”的称呼,由“出现5次”演变为“大清国”“中国”;“天朝”是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的反映,它是清朝原有朝贡体系下的自称,然而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政府为了自强,转而向学习西方,于是,清朝统治者开始抛弃传统的天朝上国的观念,并逐渐形成平等的国家意识和对等的对外交往理念,排除D,C项正确。A项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题干没有涉及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排除B。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答案:C 7.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该材料主要表明( ) A.辛亥革命完全失败 B.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C.中国民众精神麻木 D.救亡图存大势所趋 解析:根据题干“革命成功将

文档评论(0)

151****7744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杭州余杭浦振装饰工程队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30110MA2KEBRJ2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