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梁祠董永事父画像考释.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梁祠董永事父画像考释 武梁祠石刻位于山东省嘉祥县纸坊镇武翟山,是中国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石刻建筑群落,其中以“武梁祠”年代最早,因而得名。在武梁祠堂石刻画像中,董永佣耕事父画像位于武梁石室第三石上,也就是后壁石刻之第二层,右数第三幅画像。对于这幅石刻画像,自宋代以来,曾经有众多学者进行过记述和研究,但直至今日,围绕画面内容的解读,仍然存在着争议和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 一、历代学者对武梁祠董永事父画像的相关考释及不同见解 早在北宋时期,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对嘉祥武梁祠的碑刻与画像已经有所记述;南宋郑樵《通志·金石志》中亦提到“武氏石室画像”,洪适又将武梁祠之榜题和画像著录于《隶释》、《隶续》。大约在元代,武梁祠历经黄河洪水淤漫,湮没于泥沙之中,直到清代乾隆年间,才被金石学家黄易重新发掘出来。清代以前,对武梁祠董永事父画像,并无人专门研究,黄易的《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对此画像也没有多加留意。清代学者中,较早对武梁祠董永事父画像进行解说的是翁方纲,其《两汉金石记》卷十五曰:“第卅八幅,凡二榜,画永父持杖,后有车,董永立其前。”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阮元、毕沅等所撰《山左金石志》卷七也对武梁祠董永画像进行了记述:“左一车轮,一人坐于辕上,右手执杖,左手高举,榜题:‘永父’二字。左一人,背立向地取物,首顾坐者,榜题:‘董永,千乘人也’六字,‘也’字半泐。左右空处,各缀一兽,半泐。”此后,清代学者不断对此图进行考释,王昶《金石萃编》卷二十曰:“一人坐辕上,榜题‘永父’。左一人,背立向地取物,榜题‘董永千乘人’也。”冯云鹏、冯云鹓所辑《石索》卷三曰:“永父坐车辕上,与世传卖身葬父事不合,盖别有事实,于今失传耳。永父车后有一树,有一人攀援而上,俱未考。”瞿中溶所撰《汉武梁祠堂石刻画像考》于嘉祥武梁祠画像描述详细,考证精深,此书卷五对武梁祠董永事父图尤其有确切说明:“图有二人,其右左手扶杖,杖头有鸠,左手前指,坐于一轮车架之辕,面左者,董永之父也,其车架上有一器如罋。……其左一人向左立,首回后右顾其父,而两手拖物者,董永也。” 经过瞿中溶及其之前学者的努力,武梁祠董永事亲图中几个最主要的画面形象已经被解说清楚。关于董永和永父,原画中的榜题已经注明,论者皆无异议。瞿中溶对董永父所乘之车与所持之杖,进行了仔细观察,他注意到永父杖头有鸠,是一根鸠杖;又根据《后汉书》里《鲍宣妻传》、《赵憙传》、《范丹传》、《杜林传》中相关记载,考证武梁祠画像董永图中的鹿车“乃今北方乡人所用之一轮小车”,也就是现在俗称的独轮小推车,永父所坐独轮车上还放有一个陶罐。瞿中溶研究武梁祠画像所依据的底本是黄易的精拓本,《汉武梁祠堂石刻画像考》书后另附有《武祠前石室画像考》一文,文中称:“黄小松于山左嘉祥搜出汉武梁祠堂画像,椎拓甚精,予既为之详考其事,补前人所遗及正近人所说之悮,成书六卷矣。”因为黄易拓本为初拓善本,瞿中溶在考证武梁祠画像时,通过黄易拓本得以观察到其他学者所难以见到的细微之处。例如,董永事父图中,鹿车后倚大树,树右方的图案,《山左金石志》卷七将其理解为:“树一丛,树右一兽。”瞿中溶则清楚地说明此图案是:“车右后倚一树,树右有一小儿,攀援欲上。”瞿中溶还发现董永前方左边“地上有一器如竹笥”,此器物为“锯齿口圆器,纹如编竹为之者”,如果拓本不是非常精致细腻,石刻竹器上的纹理是表现不出来的。当然,瞿中溶对武梁祠董永画像中图案的论证也有可以补充和商榷之处,如关于画中董永所持之物,瞿中溶未加考察,后世有的学者将其释为农具,如郎净《董永故事的展演及其文化结构》解释为:“(永父)右手前指,似乎在指点董永耕作。董永立于左侧,右手执农具,回首萦望其父。”有的学者将其释为地上竹笥的盖子,如容庚《汉武梁祠画像录》释图曰:“一人坐鹿车,左手扶鸠杖,右手直前者,董永父也。车后倚一树,有小儿攀援欲上。左一人向左立,回首顾其父,左有一器,以右手执其盖者,董永也。”再就是对董永左右两侧上方动物图案的解说,瞿中溶之说也值得再加辩证,后来学者们围绕武梁祠董永画像所进行的探讨,争论和歧见亦集中于此。 二、对董永事父画像左右两侧上方图案所表现故事内容的考释 关于董永左上方的图案,瞿中溶《汉武梁祠堂石刻画像考》卷五解读为:“董永之左上空处,一四足有尾之兽,盖点缀也。”对于瞿氏此说,后世学者并不完全认同,而是参照董永传说的相关文献记载得出了各种结论。有的学者认为是熊,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董永左上方有一似熊的动物,是点缀品,与内容无关。”蒋英炬《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上缀一羽人和一熊。”肖贵田也认为武梁祠董永事父图中,董永左上方图案为熊类,“熊类兽仅左上肢上举,右上肢曲肘于胸前。”肖先生之所以有此看法,可能是对图形存在误解所致,原因有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64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021505000001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