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园林与中国画
一、中国画
(一)形意之辨
中国人的绘画偏向平面,只使用单一的颜色涂抹出形状;而西方人的作品竟然已经体现出了明暗的区别,一头牛的牛背颜色更明亮,腹部则更暗沉一些。这足以体现出中西方在观察事物和表达上的本质区別。中国画重意而不重形,着重表现事物的精气神,对于外在的相似则没有放在第一位;西方绘画则不同,追求对事物尽可能准确的描摹,画得越“像”越好,但这在中国人眼里是“匠气”的表现,这一点,可以从清朝时候诸多文人对于海西画派的抨击看出来。
但是在我看来,无论是西方的工业文明还是绘画艺术都存在一个尽头。工业文明的尽头在于人工智能,绘画艺术的尽头在于摄影。一个人画得再“像”,那也不会比照相机的作品更加贴近原物了吧。所以在照相机被发明以后,西方绘画便走向了抽象。而中国画,我认为,从一开始就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通过纸、笔来寄寓自己的情感,通过线条、块面、颜色来传达心绪,我觉得这就是画作的能力所在。中国画虽然看起来与实物差别很大,但是当你置身其中参悟其意,却发现它与实物的精气神是如此贴近。
(二)匠心独运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工具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别。中国画使用的毛笔,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了。它圆润,有尖,在画家们的手中可以千变万化出无数种姿态,得到无数种不同的笔迹,比较典型的就是“皴法”。画家们用不同的皴法来表现不同的材质,可干可湿,可软可硬。再搭配上不同的水、墨比例,更是将这寥寥几样原料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虽然有的中国画只有黑白二色,但实际上他们包罗万象,将所有颜色调和得到的是黑色,将所有色光糅合在一起得到的便是白光。看起来只有两种颜色,但是在观者的心中可以幻化出大千世界的颜色缤纷,留白的意义也在于此,观者可以通过想象,让画作的空间得到无限延伸,这与完全填满的画面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境。
我曾经学过国画,在我听过高念华老师的中国画史课程以后才知道我以前对于中国画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当时的我只知道有写意画和工笔画。当时只觉得这工笔画画出来的东西逼真写实,十分符合我当时的审美,所以画了不少;对于写意画,我就不是那么感冒了,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东西,歪歪扭扭,也不很像。在当时的我看来,王希孟、范宽等人的画作与苏轼、郑燮之流的作品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写意山水之类的东西,但是上完课以后才发现我错得离谱,他们在一副山水画作品中下的功夫远远胜于我完成一幅“工笔画”的时间,他们运用各种各样的笔法来描摹山水,有的作品里面还包含了亭台楼阁、行旅客商,无一不是细致入微。整幅画放在PPT中几乎是看不见其中的人的,只有放大到局部,才能看得清楚,可想而知其作品尺度之巨大,描绘之细致。而这些画家把心中的山水搬到纸面上来,可想而知其胸襟之博大,真个是容天地于方寸之间。
世人常常说画些山水可以陶冶情操,对老年人的身心很有好处,然而若是老年人都像王希孟那么画,恐怕不到一年就得驾鹤西去,更遑论延年益寿了。因此,我觉得可以这样说,中国画家在作画时全神贯注废寝忘食的态度,恐怕是很多西方画家也很难比拟的。那个年代的人们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因此他们要做的也就只有这一件事,正所谓专精,他们专干这一件事,因而非常之精通,我們今天也得以看到如此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山水佳作。
二、园林浅谈
(一)定义
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和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考虑经济技术、历史、地理等条件所构成的供人们游憩和观赏的空间境域。
(二)设计师的人文关怀
我的专业是园林。园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专业,它的综合性很强,包罗万象,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不光要把一块地皮利用起来,还要有人文关怀。怎么体现它呢?一方面是要让设计符合人们的需求,比如垃圾桶,既要美观大方,又要便于清理。有些公园里使用很复杂的动物垃圾桶,清理起来很麻烦,风吹雨淋,会变得斑斑驳驳非常难看。再比如说游客的座椅,不能孤零零的,也不能用很坑人的材质,比如冬冷夏热的水泥。园林设计师的设计中还要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比如各种各样的无障碍通道。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东教学楼看到的一些新建的无障碍通道,让我感觉很暖心。
(三)东西之辨
如果说西方园林可以用“造景”来概括,那么中国园林就可以用“借景”来概括。这也与东西方一贯的思维有关系。西方工业文明一开始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为核心,所造出的园林也多半是大气磅礴,人造景观颇多,比如喷上数十米高度的大喷泉,修剪成极其规整的几何形状的花草树木……中国园林就不一样,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充分利用各种建材的特性,构筑成契合自然的景观,让人深处室内也能与自然自由交流沟通。比如杭州的西湖,它一年四季都是有景可观的,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