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习自我小测: 20 香菱学诗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聪敏伶俐 诸事不顾 有理有情
B.自曝自弃 茶饭无心 坐卧不定
C.呆头呆脑 嘟嘟哝哝 以词骇意
D.忙忙碌碌 挖心搜胆 精血城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不过是起承转合 ,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
....
2)这正是“ 地灵人杰 ” ,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 .
3)只见香菱兴兴头头 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
....
3.指出诗中所指人物的名字。
1)在《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指的人物是 ______。
2)在《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指的人物是 ______。
3)在《红楼梦》中,“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指的
人物是 ______。
4)在《红楼梦》中,“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指的人物是 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 ______为线
索,描写了以 ______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作者 ______,名霑,字梦阮,号 ______ ,清代 ______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 10 题。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
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
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
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
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
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
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
1 / 5
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不答。
5.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内容。
6.用“ || ”将文段分为两层,并说明理由。
7.香菱学诗可谓如痴如醉。请从上文找出传神的细节描写的语句,并说说这样描写好
在哪里。
8.“这个人定要疯了!”“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
日。”这两句话对香菱进行了 ______描写。这些描写对表现香菱有什么作用?
9.联系香菱的身世与她在大观园中的地位,想一想,她痴心学诗的目的是什么?
10.学习如香菱者,并不多见,香菱学诗对你有什么启示?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1~ 15 题。
①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
②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
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
2 / 5
不是个好东西。”
11.对照两段文字,黛玉关于读书的回答有着明显的区别,对其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回答贾母的话是实话,但对别人介绍过的惫懒人物宝玉懒得搭理,敷衍了事。
B.回答贾母的话是实话,回答宝玉的也是实话,并无本质区别,也无特殊用意。
C.黛玉如实回答贾母,却发现贾母对女孩子念书并不赞赏,故在回答宝玉时有所掩
饰。
D.黛玉不知自己念书的程度如何,故在回答时前后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