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Ⅱ
Ⅱ
混声合唱《抗敌歌》的作品分析与演唱
摘 要
《抗敌歌》是中国第一首以“抗日救亡”为内容而创作的混声合唱作品,深受世人们的喜爱。这首合唱作品能够表达当时人民对抗日救亡运动的热情和对侵略者的愤怒。本论文通过研究《抗敌歌》的作品背景,以及介绍作者的生平、代表著作、人物评价等,从而分析《抗敌歌》的曲式特点和音乐特点,最后通过训练解决问题并且提出建议与要求。
关键词:《抗敌歌》;合唱训练;演唱;分析
Advertising Research Based on Price-quality Matrix
Abstract
《Anti enemy song》it is the first mixed chorus in China with the content of “Anti Japanese salvation”,loved by the world.This chorus works can express the people’s enthusiasm for the Anti Japanese national salvation movement and their anger at the invaders at that time.This thesis studi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ld of 《Anti enemy song》,introduces the author’s life,representative works,character evaluation,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ti enemy song》,and finally solves the problems through training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requirements.
Key words: 《Anti enemy song》; Chorus training; Singing; Analysis
PAGE
PAGE 20
目 录
TOC \o 1-3 \h \u 摘 要 I
Abstract Ⅱ
一、《抗敌歌》的创作背景 1
(一)历史背景 1
(二)作者介绍 2
二、《抗敌歌》曲式分析与音乐特点 3
(一)《抗敌歌》曲式分析 3
(二)《抗敌歌》音乐特点 4
1.节奏与旋律 4
2.合唱织体与钢琴伴奏 6
3.歌词内容 7
三、《抗敌歌》的训练与演唱 9
(一)声乐技术与练声曲的设计 9
(二)作品的排练实践 11
1.咬字吐字 11
2.音色对比 12
3.力度对比 13
4.气息控制 14
5.情感特征 16
四、结 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附 录 20
一、《抗敌歌》的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我国早期合唱艺术文化来自于西方,在19世纪末-20世纪随着中国新型资产主义阶段的发展,新教圣咏的传入,音乐发展以单旋律为主的歌曲逐渐演变为多声部的合唱歌曲。民国初年(1912年),沈心工和李叔同从日本带回来了音乐教育“学堂乐歌”,他们主要为中小学音乐课创作合唱歌曲 马革顺
马革顺.《合唱与合唱指挥简明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6页.
萧友梅和蔡元培在1927年共同创立了中国第一所高等学院音乐学府——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刚开始学校的音乐课堂基本上传播的都是国外的音乐,国外的合唱作品,到了后来萧友梅聘请黄自担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教授及教务主任后,两人创作了不少的合唱作品,如:1929年萧友梅创作的大型合唱作品《春江花月夜》,1932年黄自创作了四部混声合唱《旗正飘飘》,以及1932年—1933年间创作清唱剧《 \t /item/%E9%BB%84%E8%87%AA/_blank 长恨歌》等。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黄自作词并谱曲创作了中国最早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合唱作品《抗敌歌》,原名为《抗日歌》。“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在中国东北建造的一场大型的侵略战争,当时日军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对我国的东北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奴隶和殖民统治。就因为惨痛的“九一八事变”让当时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深深地感受到神州大地、山河并起的中国遭受到敌人的入侵,对我们国家进行毒害,此时黄自更加确定我们中国人需要站起来,要同心协力,一同抵抗敌人,让我们的愤怒与对未来的期望与向往都写在歌曲的歌词里面,让歌曲表达出当时人们的情绪,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