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pptx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目 录;第1章 创新及创新能力概述; 1、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 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外国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域约占90%,计算机领域约占70%,医药领域约占60%,生物领域约占85%,通讯领域约占9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我国制造业效率低,装备水平落后。全行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25、德国的1/20,主要用能产品的能耗比发达国家平均高出50%。中国制造业在资本、产业技术和品牌等方面正在形成日益显著的对外依赖。 2)加速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已超过100万人,肺结核病人超过500万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超过1.2亿人,糖尿病患者超过2000万人,血吸虫病患者达到80万人。; 3)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一是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4,而且时空分布很不均衡,全国正常年份总缺水量约为400亿立方米,全国668座城市中400多座城市缺水; 二是能源短缺。目前我国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0%以上。我国主要用能产品的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25%-90%,平均高40%左右。; 4)实现从环境破坏型增长向环境友好型增长转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3;我国土地面源污染日趋严重,中东部地区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占灌溉面积20%;全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高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有22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大气污染程度依然严重,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水资源污染严重,全国七大水系及太湖、滇池和巢湖中,只有不到40%的河段达到水环境质量3类标准,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50%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2、我们为何创新? 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资源匮乏、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疾病。 2、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人口压力、经济压力、安全压力、资源压力、技术压力、分配压力、 创新压力、文化教育压力、国民素质压力、民主与法制的压力。 3、以创新为特征的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 从生产率看,日本是中国的40倍,美国是中国的50倍,中等发达国家是中国的10倍;从科技投入看,日本是中国的25倍,美国是中国的50倍;从人均科技投入看,日本是中国的250倍,美国是中国的300倍。; 目前世界科技发展非均衡性远大于世界经济的非均衡性。当代绝大多数领域的技术制高点已经被发达国家所控制:在全球RD投入中,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占 86% ;在国际技术贸易收支里面,高收入国家获得全球技术转让和许可收入的 98% ;在生物工程、药物等领域,美、欧、日拥有 95% 左右的专利,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占 4% ~ 5% ;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了中国经济的软肋,这也是中国经济实质性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闯过的一个关口。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威胁着中国的持续发展。现在,中国是资源消耗大国,但是我们的单位资源平均产出不足发达国家的1/10;中国是世界贸易第三大国,但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只占10%;中国是制造大国,但重要技术装备主要靠引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增加,但是不仅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而且每年要为软件技术标准向外企支付高额的费用。中国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国,但是,2004年中国电子百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4.07%,而微软是28%,英特尔是21.9%,三星是18.8%,诺基亚是14.7%。因此,不突破技术创新能力的瓶颈,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企业的竞争力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第一节 创新的涵义;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概念 创新是劳动的基本形式,是劳动实践的阶段性发展。创新的社会化形成整体的生产力的进步! 1、人的行为是创造自我的发展、创新的质变到重复、积累的量变; 2、在经济范畴内,创新是劳动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是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标志; 3、创新行为的社会化与创新成果的社会化是相辅相成的; 4、创新劳动的根本问题在于创新劳动者自我,劳动者的劳动是对于自我的劳动素质的创造; 5、创新劳动的价值论在于创新成果的分配过程,分配又看所有制; 6、社会创新是社会人对于社会关系的创新发展。;创新无处不在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