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课件第八章淬火与.pptx

8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课件第八章淬火与.pptx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2 回火;一、回火时钢的组织转变;一、回火时组织转变 按回火温度划分如下阶段,但各阶段也不是单独发生,而是相互重叠的。 1.碳原子偏聚(时效阶段) ——(100℃以下) 由于淬火马氏体为过饱和固溶体,组织中有大量亚结构。 位错马氏体,低温下C、N原子短程扩散到位错线附近 孪晶马氏体,低温下C 、N原子短程扩散聚集到某一晶面 ;; (1)高碳马氏体分解 a.马氏体双相分解(100~150 ℃ ) 当温度低于150℃时,回火后可出现两种不同正方度的M。; 双相分解机制: a) 在碳原子的富集区,形成碳化物核,周围碳原子的扩散促使其长大。但由于温度低,进行的仅仅是近程扩散,从而形成具有二个浓度的α相,析出的碳化物粒子也不易长大。 b) 在高碳区继续形成新核,随时间延长,高碳区逐渐变成低碳区,高碳区减少。 c) 低碳区增多,平均成分将至0.25?0.3%,与原始碳量、分解温度无关。 ; b.马氏体单相分解(150--250 ℃ ) 当温度高于150℃时,碳原子扩散能力加大,α相中不同浓度可通过长程扩散消除,析出的碳化物粒子可从较远处得到碳原子而长大。故在分解过程中,不再存在两种不同碳含量的α相,碳含量和正方度不断下降,当温度达300℃时,正方度c/a接近1。 ; (2)低碳及中碳马氏体的分解 低碳钢及中碳钢MS点高,淬火过程中会发生碳原子偏聚及碳化物析出,这一特征称为自回火。淬火后,在150℃回火时,不再发生碳化物的析出。当回火温度高于200℃时,发生单相分解析出碳化物。中碳钢正常淬火得到板条与片状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并有低碳、高碳马氏体特征。 ;; 总之,这一阶段转变完成后,钢的组织是由有一定过饱和度的α固溶体和与其有共格关系的ε碳化物所组成的复相混合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如图)。 M → M回(α’+ε-碳化物) 在普通金相显微镜下,观察不出回火马氏体中的ε碳化物。回火马氏体在形态上与淬火马氏体相似,但回火马氏体易腐蚀,呈黑色组织。 ;20钢980℃淬火+200℃回火组织(400倍);T12钢1100℃淬火+200℃回火组织(400倍);T12钢780℃淬火+200℃回火组织(400倍);;3.残余奥氏体分解(200--300 ℃ );回火屈氏体; 综上所述 1.板条马氏体 马氏体中的碳原子全部析出,在原马氏体内或晶界上析出渗碳体。α相仍保持原M的形态。 2.片状马氏体 ε碳化物溶解,形成χ碳化物(χ—Fe5C2),χ碳化物再转变成渗碳体。χ碳化物仍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渗碳体与基体无共格关系。α相中的孪晶亚结构消失。 这一阶段转变完成后, 钢的组织由饱和的针状α相和细小粒状的渗碳体组成,这种组织称为回火屈氏体。回火屈氏体仍保持原马氏体的形态,但模糊不清。 ;5.α相状态变化和碳化物聚集长大(400--700 ℃ ) 主要发生如下变化: 内应力消除: 宏观区域性内应力(工件内外),550 ℃全部消除; 微观区域性内应力(晶粒之间), 500 ℃基本消除; 晶格弹性畸变应力(碳过饱和), ε转变完即消除。 回复与再结晶:回火使亚结构(位错、孪晶)消失;板条和片状马氏体特征保留(回复)、消失(再结晶)。 碳化物聚集长大:原棒状、片状、粒状渗碳体消失、溶解,并逐渐球化长大,越来越粗大。 产物:等轴状铁素体+均匀的球状碳化物 ——回火索氏体。;回火索氏体;回火组织(M回、T回、S回)比较;回火组织(M回、T回、S回)比较;T8钢的回火组织(M回、T回、S回);问题:1、回火组织M回、T回、S回的性能有何差别? 2、 T回与T、S回与S,在组织和性能上有何差别?;二、回火组织机械性能 回火组织机械性能取决于回火组织 ;;;碳钢淬火后回火时的力学性能的变化总结 ; 随温度升高,淬火组织将发生五个阶段变化: 马氏体中碳原子偏聚(100℃以下) 马氏体的分解(100~250℃) 产物:M回 残余奥氏体的转变(200~300℃) 产物:M回(主要)+ B下(微量) 碳化物析出和转变(250~400℃) 产物:T回 α相状态变化及碳化物聚集长大(400 ℃) 产物: S回;三、合金元素对回火的影响;;1.提高钢的回火抗力 Me对低温回火的影响较小 中、高温下, Me阻碍碳的扩散,显著提高了马氏体的分解温度。 Me可阻止碳化物长大和F等轴化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