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4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VIP

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4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月考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考簋是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在祭祀和宴飨时与鼎配合使用。西周规定天子八簋,诸侯六簋,卿大夫四簋,士二簋。这实质上反映了(  ) A.分封制下的实物配给 B.宗法制下的内外亲疏 C.奴隶制下的等级秩序 D.封建制下的君主独裁 2.下图为周康王时的大盂青铜鼎。鼎内铭文:盂,赐你香酒、礼服、车马、仪仗旗帜,用以巡狩,赐你邦国官员和庶人663人,异族王臣和夷众1063人。助我行先王之制,治民治疆土,莫违王命。由此可推断( ) A.盂受王命率军出征讨伐夷族 B.周王与盂属于王臣隶属关系 C.盂因军功而获得周王的赏赐 D.西周册封制有法律明文规定 3.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4.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 A.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 B.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 C.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 D.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 5.汉朝时期逐渐形成宫省制度,中央政府官员分成中朝官(也称宫中官)、省内官(也称禁省官)和外朝官(也称外廷官)三大系统,汉武帝开始,宫中官、禁省官较多参与机要。这一变化( ) A.标志着古代官僚政治走向成熟 B.揭示出解决君相矛盾的必然走向 C.强调集体议决以防止大臣专权 D.有利于中枢权力体系的日趋完备 6.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 ) A.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 B.保障行省正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 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D.体现了行省正官之间的分权制衡 7.《明史·职官一》记载:“(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材料说明内阁( ) A.可以干涉皇权 B.成为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 C.可以劝谏皇帝 D.成为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8.下表所示为清末至民国时期人们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时间 认识 清末 鸦片战争是中外交往中的一个普通事件 民国成立后 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是导致鸦片泛滥,烟毒流于中国 1930年前后 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之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A.历史评价标准难有定论 B.研究者立场影响其对鸦片战争的评价 C.文字史实带有主观因素 D.人们对鸦片战争的认知程度逐步深化 9.《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不仅要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而且要求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财产公有。这一主张( ) A.在当时得到了较好的实施 B.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D.使太平天 国出现权力斗争 10.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大打舆论战,美化侵略,迎合西方价值观,欧美媒体几乎一边倒,支持日本,美国《纽约先驱报》甚至发表“日中战争是文明对专制之战,日本的作为有利于整个世界”的言论。材料反映了( ) A.日本明治维新后全盘西化 B.美日国家利益趋向一致 C.国际舆论左右了战争进程 D.美日借用“文明冲突论”掩盖侵略 11.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12.传统观点认为,孙中山辞职、退位清帝享受优厚待遇。袁世凯上台,标志着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高全喜在《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中则认为,辛亥革命的和平结束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 A.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导致辛亥革命果实丧失 B.政权和平转移的同时又使国家免受战争之害 C.清帝顺应形势主动退位促成权力的平稳交接 D.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北洋新军实现了和平夺权 13.在纪念巴黎公社55周年活动中,毛泽东指出:马克思认为只有国内阶级战争才能解放人类。俄国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以自己的力量,来求人类真正的平等自由。他意在(???) A.指引中国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发动民众支持国民大革命 C.将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指导思想 D.为中国革命争取国际援助 14.“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歌词描绘

文档评论(0)

资教之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教学资源,助力教育转型!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01010332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