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心灵絮语21古代诗歌五首补充习题新人教版.doc

2021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心灵絮语21古代诗歌五首补充习题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 古代诗歌五首 一、积累与运用 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àng   然 tì   下 岱宗    决眦    鸡豚    xiāo   鼓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登幽州台歌》作者   ,字   ,   (朝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2)《望岳》作者   ,字   ,自号   ,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其诗被称为“   ”。 (3)《登飞来峰》作者   ,字   ,号   ,江西临川人,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游山西村》作者   ,字   ,号   ,越州山阴人,   (朝代)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5)《己亥杂诗(其五)》作者   ,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人,   (朝代)思想家、文学家。 (6)我国的“五岳”是指   、   、   、   和   。“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 。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    (2)齐鲁青未了    (3)造化钟神秀    (4)阴阳割昏晓    (5)荡胸生曾云    (6)决眦入归鸟    (7)会当凌绝顶    (8)自缘身在最高层    (9)莫笑农家腊酒浑    (10)拄杖无时夜叩门    (11)吟鞭东指即天涯    4.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3)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5)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   ,   ”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6)《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   ,   。 (7)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   ,   。 二、课内精读 5.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什么人?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6.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用? ①造化钟神秀    ②阴阳割昏晓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同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妙,浑然天成。 B.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C.颈联中“生”“入”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D.诗歌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7.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8.阅读《游山西村》,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