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溪沟流域属于由平原向川西北高原过渡浅山丘陵区,流域最低海拔891,最高海拔2400m;处于四川著名的鹿头山暴雨区范围内,流域沟内有常年流水。 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 研制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 生产厂家: 江瀚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工作原理: 超声波探测河床液面变化 测量范围: 0.5-15m 测量精度: 满量程±0.2% 分 辨 力: 1cm 初始化时间: 20s 电源电压: 10-16V 功 耗: 0.3W 最大环路阻抗:500Ω 传输距离: 1000m 温度范围: -/+60℃,95% RAH 特制暴雨区雨量计 研制单位: 中科唯实仪器有限公司 生产厂家: 唐山蓝迪通信科技公司 承水口径: ф200 降水强度: 4mm/min 最小分辨率: 0.1mm 准确度: 4% RTU传输模块 工作电压: DC+5V-+24V 工作电流: 200-100mA 工作温度: -40℃-+70℃ 传输方式: CDMA 数据接口: RS232/RS485 模拟量方式: 4路/8路/16路 通讯协议: MODBUS-RTU 含水量变化在泥石流启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土体含水量传感器普遍采用时域反射法(TDR),即检测土体的相对介电常数来得到含水量。 宽级配砾石土体自谐振含水量传感系统 常用土体含水量测试仪 (1)TDR传感器一般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不适合泥石流监测中大量面积埋设。 (2)TDR传感器在生产时多是以细颗粒、较为均一的砂土作为标定介质,因此此类传感器对监测介质要求高,不适用于泥石流源区这种含有大颗粒或者其他杂质的宽级配砾石土监测。 TDR传感器监测数据不准确 现有含水量传感器局限性 * + * 山洪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技术 泥石流危险区与安全区特征 危险区是指受泥石流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 安全区是指不受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 预案划定的泥石流灾害危险区是指因泥石流漫堤而流经或淹没的区域 泥石流防治专题—监测预警系统技术 危险区 划分原则 10年一遇 20年一遇 50年一遇 100年一遇 按10年、20年、 50年、10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导致淹没的场镇、农田区域范围划分 基于流量特征的危险区与安全区划分技术体系 泥石流防治专题—监测预警系统技术 按推理公式法计算 设计频率下的洪峰流量Qp 按满宁公式计算上游河道最小断面 处的洪水流速Vm,得到该断面的最 大泥石流过流量Qm 计算设计频率下上游 河道的漫堤流量Ql= Qp-Qm 危险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泥石流防治专题—监测预警系统技术 预警雨量强度 等级的设置 蓝色 Ⅵ级警报 黄色 Ⅲ级警报 橙色 Ⅱ级警报 红色 Ⅰ级警报 基于泥石流临界雨量的预警体系 专题3:泥石流防治专题—监测预警系统技术 雨量指标与预警等级 专题3:泥石流防治专题—监测预警系统技术 山洪临界1小时雨量数据基础-以四川省为例 山洪临界24小时雨量数据基础-以四川省为例 选择四川省地震灾区150个县建国以来具有山洪灾害记录和泥石流记录的灾害点694场暴雨过程,统计它们的临界雨量1小时和24小时的特征值,作为地震灾区山洪泥石流预测预报和警报的参照雨量数值。 地震灾区24小时山洪泥石流临界雨量 地震灾区1小时山洪泥石流临界雨量 The critical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of torrents and debris flows in the Great Sichuan Earthquake Area. The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s. 2009.6(4): 362-372. (SCI) 地震灾区山洪泥石流区域临界雨量统计分析 根据对S3-S5、S8和S10-S11等6组试验的分析,在土体大规模启动的开始时刻,相对于平均孔压的增量多处于20.0%-40.0%之间,即孔压为平均孔压的120%-140%,然后孔压迅速上升到峰值,土体发生破坏启动,然后孔压迅速下降。 试验序号 大规模启动时刻 s 启动时刻孔压 mmH2O 启动时刻孔压增量 % S3 727 37.7 22.63% S4 78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