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6 -
水循环与洋流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20·邵阳市联考)《大真探——迷失百慕大海域》中描述了探险家迈克和露丝夫妻在海洋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求生的经历。图1为迈克制作的简易集水装置,图2为某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图1 图2
1.该集水装置在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
2.据图2推断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段是( )
A.日出前后 B.中午前后
C.日落前后 D.午夜前后
3.目前沿海地区没用此法建设海水淡化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效率低 B.破坏环境
C.成本高 D.技术不成熟
1.C 2.B 3.A [第1题,集水装置中,海水蒸发体现了水循环的蒸发;海水蒸发后遇见温度较低的塑料膜,遇冷凝结成水滴,最后汇聚至塑料薄膜最低处往下滴落到集水器中,这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降水过程;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汽输送为水汽上升到空中,随气流运动从一地输送到另一地的过程,该实验中没有体现;装置中海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汽遇冷凝结后形成的水滴流至薄膜最低处的过程,这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径流过程。故本题选择C项。第2题,获取淡水最佳时期是薄膜上气温和薄膜下气温相差最大的时段,此时膜下气温高,蒸发旺盛,水汽上升遇到较冷的薄膜就会在薄膜上冷凝,所以温差最大时,水汽凝结最多。从图2中可以看出,二者相差最大的时段在中午前后,故本题选择B项。第3题,这种方法是应急的简易集水装置,此法的效率低,若用此法建设海水淡化厂需要很大的厂区面积,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但此法对环境影响小,成本不高,简易方便,没有太大技术难度,故本题选择A项。]
乌尔米耶湖(下图)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水深春季为4~6 m,夏季仅1~2 m。近年来,该湖面积迅速缩小,面临消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据此完成4~6题。
4.该湖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5.造成该湖面积迅速缩小的自然原因是( )
A.全球变暖,降水变率增大
B.蒸发加剧,入湖水量减少
C.破坏植被,坡面径流增加
D.引水灌溉,水位迅速下降
6.伊朗政府计划拯救乌尔米耶湖,可行的措施有( )
①湖区发展渔业生产 ②湖区实施人工增雨 ③增加高山冰雪融水 ④发展节水农业 ⑤跨流域调水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4.D 5.B 6.C [第4题,图中湖泊的纬度在北纬37.5°,说明冬季气温较低,有积雪堆积,在春季因为气温回升,积雪融化,答案选D。该湖泊是咸水湖,说明深居内陆,降水较少,因此可把A排除。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地下水不是当地湖泊主要的补给水源,B、C错。第5题,依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降水少,蒸发强烈,导致入湖的水量减少。C、D均是人为原因。本题易错选成A,要注意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降水变率增大,而降水量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少,所以A错。第6题,乌尔米耶湖面积迅速缩小,要改变现状使其面积恢复或变大。湖区发展渔业生产,不会增大湖区面积;增加高山冰雪融水,会导致气温升高,蒸发会更强烈,湖区面积反而会缩小,故排除①、③。]
(2020·湖南郴州市三模)干旱地区常发育深根系植被,其根系深达地下潜水面,可直接提取地下水,这类植物被定义为地下水依赖型植物,也称“抽水机式植被”。据研究,这类植物在生长季的蒸散过程(水分由叶片蒸发过程)能引起浅层地下水位的周期性昼夜波动。下图为干旱区河岸带浅层地下水埋深的昼夜波动图。读图,完成7~9题。
7.干旱区植被蒸散速率最快的时段是( )
A.7~8时 B.10~11时
C.12~13时 D.17~18时
8.夜间河岸带浅层地下水的流向主要是( )
A.由地势高处流向低处
B.由地势低处流向高处
C.浅层地下水补给河水
D.河水补给浅层地下水
9.浅层地下水埋深昼夜波动幅度( )
A.随河流流向变化幅度增大
B.距离河岸越远,变化幅度越小
C.距离河岸越远,变化幅度越大
D.随河流流向变化幅度减小
7.C 8.D 9.B [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干旱区植被蒸散速率与植物吸收地下水的速率有关。由图可知,12~13时浅层地下水埋深最大,说明此时段植物吸水最多,因为该时段是光照最强的时刻,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强,需水量最多,此时的蒸散速率也最快,据此分析选C。第8题,水往低处流,但河岸带地势落差小,地势对地下水流向的影响较弱,A、B错;由图可知,夜间河岸带的浅层地下水位埋深较小,此时植物蒸腾作用较弱,耗水少,河水水位高,则此时段主要是河水补给浅层地下水,C错,D对。第9题,浅层地下水埋深昼夜波动幅度主要是因河岸带的“抽水机式植被”造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2海水的性质和海_气相互作用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植被与土壤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4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5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6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7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8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与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9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0城市空间结构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1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湘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