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两栖纲.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栖纲;第一节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一、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二、由水生过渡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及解决矛盾的具体措施;五趾型附肢;两栖动物的五趾型附肢具有强有力的附肢以及多支点的杠杆运动的关节,这使得两栖动物可以利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以抵抗重力,并能推动动物躯体在地面上灵活移动。 肩带不直接附着于头骨或脊柱(活动范围扩大,动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增加),而腰带直接与脊柱联结(牢固性增加),这是四足动物肢骨联接的共同特点,也是与硬骨鱼类的根本区别。;三、两栖纲在系统演化上的主要进步特征 (两栖纲对陆生的初步适应性);四、两栖纲适应陆生的不完善性;第二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一、体形;1)头部的重要构造;——部分两栖类的体表不光滑: 瘰粒——蟾蜍 背褶——黑斑蛙 肤褶(肤嵴)——虎纹蛙 肋沟——大鲵 疣粒——棘胸蛙;3)四肢;二、皮肤及衍生物;2.皮肤特点;3.皮肤衍生物;台北树蛙 Rhacophorus taipeianus ; 花箭毒蛙;箭毒蛙 Dendrobates sp. -- ABT-594镇痛剂;三、骨骼系统;颌弓和脑颅为自接型联结 双接型:颌弓自身和脑颅联结,并通过舌颌骨和脑颅联结(原始的软骨鱼类) 舌接型:颌弓通过舌颌骨和脑颅联结(多数鱼类) 自接型:颌弓直接和脑颅联结 (陆栖脊椎动物) ;2.脊柱;1)颈椎;3)荐椎;3.带骨和肢骨;2)肢骨——五趾型附肢;3)胸骨;四、肌肉系统;五、消化系统; 有肌肉质的舌 具有唾液腺(润湿食物,协助吞咽) 具唾液腺和肌肉质的舌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特点 ;2)肠;2.消化腺;六、呼吸系统;;2、口咽式呼吸;3、声带;七、循环系统;2、不完全的双循环;变温动物;八、排泄系统;九、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3.感觉器官;3)听觉器官;;十、生殖系统;生殖腺:卵巢囊状,颜色随发育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生殖导管:输卵管。;脂肪体——蛙蟾类生殖腺前方都有一对指状的脂肪体,是供给生殖腺发育所需的营养结构。脂肪体随着生殖阶段的不同而呈现为大小上的差异。;林蛙油(东北地区特产);黑龙江林蛙;3、生殖方式;4、胚胎发育和变态; 幼体阶段 成体阶段 水生 陆生 以鳃呼吸 以肺呼吸 ??侧线器官 侧线器官退化 无五趾型附肢 有五趾型附肢 一心房、一心室 二心房、一心室 单循环 不完全的双循环;第三节 两栖纲的分类;一、蚓螈目;二、蝾螈目;1.隐鳃鲵科;中国大鲵;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 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多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每年7~8月间产卵。 产于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 大鲵为我国特有物种,因其叫声也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 由于肉味鲜美,被视为珍品,遭到捕杀,资源已受到严重的破坏,需加强保护。目前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2.小鲵科;3.蝾螈科;三、蛙形目;无尾目包括现代两栖动物中绝大多数的种类,也是两栖动物中唯一分布广泛的一类。 无尾目的成员统称蛙和蟾蜍,蛙和蟾蜍这两个词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划分,从狭义上说二者分别指蛙科和蟾蜍科成员,但无尾目远不止这两个科,而其成员都冠以蛙和蟾蜍的称呼,一般来说,皮肤比较光滑、身体比较苗条而善于跳跃的称为蛙,而皮肤比较粗糙、身体比较臃肿而不善跳跃的称为蟾蜍。 无尾目历史悠久,三叠纪便已经出现,直到现代仍然繁盛,除了两极、大洋和极端干旱的沙漠以外,世界各地都能见到,但在在热带地区和南半球尤其是拉丁美洲最为丰富,其次是非洲。;1.盘舌蟾科;舌卵圆形,舌端游离且具缺刻; 上颌具齿,常无下颌齿和犁骨齿; 趾间无蹼或蹼不发达; 肩带弧胸型; 椎体变凹型。 我国产8属63种,局限于南方山区溪流之中。;背部具瘰粒; 头部具骨质棱嵴; 耳旁腺发达; 鼓膜多明显; 舌端游离但无缺刻; 无颌齿和犁骨齿; 椎体前凹型; 肩带弧胸型。;上颌具齿,且多具犁骨齿; 舌端多具缺刻; 椎体参差型; 肩带固胸型。;虎纹蛙(田鸡);5.雨蛙科; 6.树蛙科 指、趾端具吸盘,并有马蹄形横沟;肩带固胸型,椎体参差型,树栖。我国约有43种。 ;7.姬蛙科 头狭而短,口小,多数无上颌齿和犁骨齿,指、趾间无蹼,肩带固胸型,椎体前凹型,我国约有14种。 姬蛙科多是小型蛙类,最小的身长不到1.5厘米,但是也有少数身长科达到8-9厘米。;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