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害2农业昆虫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稻瘟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于稻瘟病菌基因组分析:已完成基因组测序 稻瘟菌可由根部系统侵染水稻 • 研究结果于2004年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 稻瘟病菌除叶部侵染外,还可从根部进行系统侵染,引起 地上部稻瘟症状; • 通过转GFP菌株接种水稻根部 (SesmaOsbourn, 2004) 稻瘟菌由根部系统侵染水稻 M. oryzae的 GFP荧光菌株接 种根部,四周后 地上部叶、叶鞘、 茎出现症状;且 在共聚焦显微镜 下可观察到菌丝 等侵染结构。 (SesmaOsbourn, 2004) 水稻抗稻瘟病的研究 1.抗稻瘟基因的鉴定及克隆 自1999年Wang等克隆第一个抗稻瘟病R基因Pib 以来,全球已鉴定了 100多个水稻抗稻瘟病R基因,其中27个R基因已被成功克隆。 2.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机制 水稻R蛋白与稻瘟菌Avr蛋白直接互作介导的ETI(Pita-AvrPita) 水稻R蛋白和稻瘟菌Avr蛋白间接互作介导的ETI (Pi33-ACE1) 基因天然变异调控水稻广谱抗性(bsr-d1) 表观遗传修饰调控水稻广谱抗性(Pigm)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研究: Valent研究组克隆了具有品种专化性的AVR-Pita基因和寄主专化性 的PWL2两个无毒基因;Leong研究组克隆了AVR-Co39基因, Lebrun 研究组克隆了ACE1基因。寺内研究组利用关联分析克隆了三个无 毒基因AVR-Pia, AVR-Pii和AVR-Pik/km/kp 。王宗华研究组和周波教 授克隆了Avr-Pizt 。 Sweigard et al. 1995. Plant Cell 7: 1221-1233. Orbach et al. 2000. Plant Cell 12: 2019-2032. Bryan et al. 2000. Plant Cell 12: 2033-2045. Jia et al. 2000. EMBO J. 19: 4004-4014. Farman et al. 1998. Genetics 150:1049-1058. Bohnert et al. 2004. Plant Cell 16: 2499-2513. Barbara Valent Yoshida et al. 2009. Plant Cell 21:1573-1591. Li et al. 2009. MPMI,22: 411 –420. 稻瘟病菌侵染机制的研究 普渡大学的许金荣教授研究组,中国农业大学彭友良教授研究组,南 京农业大学张正光教授研究组取得了显著进展。 Zhao et al. 2005. Plant Cell, 17 :1317-1329 .(MAPK调控附着胞及侵入菌丝形态) Ding et al. 2010. Plant Cell, 22: 2495-2508. (TIG1, Histone Deacetylase Complex调控侵染性生长及分生孢子形成) Zhou et al. 2012. PLo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