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讲
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合成之后必须准确无误地运送到细胞
的各个部位,在进化过程中每种蛋白形成了一个明确的地址签
(address target),细胞通过对蛋白质地址签的识别进行运送,
这就是蛋白质的分选;第一节 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一、信号假说与蛋白质分选信号;1960年获得蒂宾根大学医学学位; 1967年在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获得肿瘤学博士学位; 1967-1968进入了纽约市洛克菲勒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继续从事生物研究; 1969-1973 在洛克菲勒大学任助教; 1973-76 在洛克菲勒大学任副教授; 1976-今 在洛克菲勒大学任教授; 1986-今 兼任洛克菲勒大学霍华德-休斯医疗中心研究员。;在George Palade用离心技术分离到有核糖体结合的微粒体,即发现膜结合核糖体(membrane-bounded ribosome)之后, 科学家推测:膜结合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首先要进入内质网的腔,然后通过选择性的分泌过程输出到细胞外,而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则留在细胞内使用。 ;乔治·埃米尔·帕拉德(Palade,George Emil,1912-),罗马尼亚细胞生物学家。;● 信号序列存在的直接证据 ;加与不加RER小泡,产物不同 当将分泌蛋白的mRNA在无细胞体系中进行翻译时, 如果不加粗面内质网(微粒体), 获得的翻译产物比从细胞中分泌出来的蛋白要长,若添加RER小泡,翻译的产物长度与从活细胞分泌的蛋白相同。因此推测信号序列在引导蛋白进入内质网后被切除了,所以成熟的蛋白的N-端没有信号序列(图9-16)。 ;■ 信号序列的一般特征及早期信号假说;一些信号肽序列;● 早期的信号假说 ;● 信号假说证明: 基因重组实验 ;■ 新蛋白复合物的发现与信号假说的补充 ;● 停靠蛋白 (docking protein, DP) ; 由TRAM蛋白和Sec61蛋白构成,可结合信号肽和停止转移序列,引导新生肽进入ER腔,在形成跨膜蛋白中有重要作用。;● 释放到内质网腔蛋白的合成(分泌蛋白和驻留蛋白);+微粒体;● 跨膜蛋白形成;;1)单次跨膜蛋白整合到ER膜的方式:
单次跨膜蛋白有一个末端起始转移序列,一个停止转移序列,依靠停止转移序列跨膜。
或只有一个中间转移信号序列,依靠其转移和跨膜。;2)双次跨膜蛋白整合到ER膜的方式:
一个中间开始转移序列,一个停止转移信号,依靠二者共同跨膜。
;3)多次跨膜蛋白整合到ER膜的方式:
具有两个以上中间转移序列和停止转移序列,多肽链前后来回重复的通过脂双层。;二、蛋白质分选转运的基本途径与类型; 根据蛋白质分选的转运方式或机制不同,又可将
蛋白质转运分为4类:;三、蛋白质向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分选;蛋白质合成定位的特点:后转移方式
转运前的状态: 伸展的前体蛋白
N端的蛋白质信号序列称导肽
前体蛋白=成熟蛋白+导肽;1 线粒体前体蛋白定位分选信号;线粒体基质蛋白的定位分选信号为可剪切的前导序列.参与该运输途径的蛋白质分子机器主要有:TOM、TIM23 和PAM 复合体。;3 线粒体前体蛋白质向内膜的转运;4 线粒体前体蛋白向膜间隙的转运;5线粒体前体蛋白向线粒体外膜的转运;6 叶绿体蛋白质的转运;不同点:
转运到叶绿体类囊体腔
前体蛋白含有两个N端信号序列,第一个被切除后,暴露出第二个信号序列,将蛋白导向内膜或类囊体膜。
转运到叶绿体类囊体膜
前体蛋白,N端的导肽引导蛋白通过叶绿体膜进入基质, 肽酶水解导肽。引导蛋白质到达类囊体膜的信息,蕴藏在成熟蛋白C端的跨膜区域。
(图);7 过氧化物酶体蛋白的分选;; 第二节 膜泡运输;网格蛋白有被小泡;
COPII有被小泡;
COPI有被小泡;;1)网格蛋白包被小泡
结构:
网格蛋白组成外层结构骨架;
接合素构成内壳。
功能:
a.负责蛋白质从高尔基体TGN到质膜、胞内体或溶酶体和植物液泡的运输。
b.在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途径中负责将物质从质膜运到细胞质,以及从胞内体到溶酶体的运输。
;① 网格(笼形)蛋白: 由3个重链和3个轻链形成的具有3个曲臂形状(triskelion)的蛋白。笼形蛋白的曲臂部分可相互交织,形成5/6边形网孔的“笼子”。 ;②接合素/衔接蛋白(adaptors)
介导网格蛋白与膜受体之间的连接。
类型:
AP1:高尔基体→内体的蛋白运输;
AP2:质膜→内体的蛋白运输;
AP3:高尔基体→溶酶体的蛋白运输。
;当笼形蛋白衣被小泡形成时,发动蛋白聚集成一圈围绕在芽的颈部,将柄部的膜尽可能地拉近(小于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