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形成鲜明教学风格.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努力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 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的作 用,是教学工作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本文拟结合自己 的教学经历,谈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 格。 一、博采众长的模拟阶段 1972年至1981年是我从教的最初十年。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 除了勤苦钻研大纲、教材,大量解题,深入研究解题规律,苦练教学语言、板书、黑板画等教学基本功以外,我对自己的执教套路和风格曾作过初步设计:继承对自己有深影响的名专家、名教师的优异教风,吸取他们教学技艺、教学风格中的精华,结合自己条件和特点,扬长避短,以模拟起步。 模拟的第一类对象是自己曾听过其讲学的著名专家和学者。 1965年在清华大学我曾听过著名数学家赵访熊的讲座《怎样学好高等数学》。1974年在安徽贵池我曾听过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的讲座《优选法及其应用》。1979年在无锡市科协会 堂我曾听过著名学者邵品琮的讲座《哥德巴赫猜想》。这三次高水平、高品位的学术报告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使我领略到了数学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华罗庚教授、赵访熊教授沉着纯熟、居高临下、深入浅出、幽默幽默的讲学风格,邵品琮教授镇定自如、精粹深刻、生动形象(用拟人化 第1 页 手法讲自然数)、妙语如珠的讲学风格,令在场的每一位听讲者赞叹不已。 模拟的第二类对象是自己学生时代的老师。中学六年我就读于无锡市二中,周永菊、阮扶九、龚锡泉、许寄尧、周密昌 等全市有名的数学教师都曾教过我。1964年考入清华后,汪鞠芳老师(曾兼任中央电视台《高等数学》课主讲教师)曾 教过我两年《高等数学》。这些名教师风格各异、各具特色。比如,汪鞠芳、周永菊老师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阮扶九老师精神拌擞、讲课质朴谨慎;龚锡泉老师教学语言精华、板书及黑板画雅观(徒手绘图堪称一绝);许寄尧老师擅教平面几何,以剖析透彻、推理严实而著称;周密昌老师机智灵活,擅长巧解数学题。这些优异教师当年的教学风姿,连同他们的音容笑貌,都深深地铭刻在我脑海中,他们的成功经验,成为我教学生涯中受用不尽的财富。 模拟的第三类对象是本校教师中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老教师。比如李泰祺老师典雅、谨慎的教风,鲍彭春老师规范、漂亮的板书等,功底都很深。 这些名家高手在教学中富有特色的一招一式都有很高的示范价值。当时我的想法是:博采众长,把这些老师各自教学特色中最亮丽的“闪光点”汇聚起来,专心领悟其真谛,概括出在数学教学中按照的若干个“要”和“不要”,并从讲台形象、语言特点、教法技巧等方面给自己“量体裁衣”, 第2 页 进行总体设计,在脑海中构画出一个理想化的教学风格“样板模型”,供自己在实践中模拟,力争从“形似”升华到“神似”。 经过十年的反复实践、反复磨炼,我初步形成了自己教学风 格的基本式样:讲台形象——朴素、镇定、自信,精神振作;教学思路——脉络分明,条理清晰;语言表达——谨慎、生 动、幽默;板书——工整,详略适当;黑板画——规范、熟练(也会徒手绘图);解题指导——灵活,富有启发性,讲究多解、巧解。事实上,在这一基本式样中含有许多师从上述各位名教师的成份,它是我教学风格成型的基础。 二、形成教学特色的提高阶段 模拟达到熟练的程度之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就可按自己的教学思路、表达方式进行教学,进入形成某些教学特色的提高阶段。 八十年代我的教学观点更新较快,并通过带教改试点班,上 公然课(十年内共计约上过60多节),参加编写江苏省中师数学教材,参加全国、华东地域及省内中师、中小学教研活动,其中包括担当江苏省和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中师数学教材讲习班主讲教师等努力提高自己,形成了一些教学特色: 特色之一是:对教材内容的办理有一定创造性。能通过对教材内容严格仔细的剖析,化整为零,合理增删,然后从头组 第3 页 合,使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由因到果的过程构造,使其成为学生容易适应的知识框架,使其化为染上鲜明的个性色彩和附加多种可感因素的详细形象。 特色之二是: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能根据教学难度的高低与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合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使用,确定教学方法时不是以课时为单元 而是以重要知识点为单元来考虑。 我采用“读、议、讲、练、 问、答”的教学法提高中师数学教学质量的经验,曾在1984年江苏省中师数学年会上作专题介绍。 特色之三是:教学手段较新。较早地把电子计算机辅佐教学手段引进讲堂。在1986年十省市中师数学年会上,我自行 设计软件,用计算机辅佐教学《独立从头试验》,因效果好,给人以焕然一新之感而受到一致好评。 特色之四是:能力培养的策略和做法卓有成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文曾发表于全国性刊物《师范教育》

文档评论(0)

135****9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