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d技术的临床运用.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整体运动 除运动动瘫痪侧肢体外,还须训练健侧肢体,健侧肢体的训练可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整体的运动能力。 (二)痉挛性瘫痪 1、缓慢持续地牵拉 可降低肌张力。 2、轻挤压关节 可以降低关节周围的肌肉张力,缓解肌肉痉挛。 如挤压肩部、脑瘫患儿脊柱两侧。 3、温热刺激 让患者进行温水浴或将痉挛的肢体浸没在温水( 37-41℃)中,进行被动运动。治疗时间,一般为30min。 缓解肌痉挛。 4、持续冷刺激 将患肢浸没在冷水或冰水中一定的时间。 可以促使痉挛肌放松。 冷刺激会影响患肢的血运,应尽量少用,避免长时间使用。 5、抗痉挛的运动模式 按照运动发育规律,选择适合的运动模式训练。 见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 6、旋转躯干 患者仰卧或俯卧,治疗师一手置于其肩部,另一手置于其骨盆部位帮助其缓慢地旋转身体至侧卧位,再帮其翻转回来。 (三)吞咽和发音障碍 1、轻擦刷 (1)用软毛刷轻快地擦刷患者的面部、上唇、软腭及咽后壁。 避免刺激下颌部及口腔底 (2)用手反复地擦刷甲状软骨至下颌下方的皮肤。 可诱发下颌上下运动、舌部的前后运动、吞咽动作。 2、冷刺激 将冷冻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腭弓、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每日3次,每次10min。 如患者出现呕吐反射即应终止刺激;如患者流涎过多,可对唾液腺部皮肤进行冷刺激,至皮肤稍发红为止。 诱发或强化吞咽反射, 3、吸吮训练 先让患者利用安抚奶嘴、棒棒糖等物品或戴有洁净指套的手指放中患者口击,诱发吮吸反应和吮吸动作。 当患者口周肌肉能主动收缩时,练习抗阻吸吮,即将压舌板、冰棒等物放入其口中,嘱其收缩口周肌肉,阻止物品被拉出。 增强口部周围肌肉的运动。 (四)促进膈肌运动 1、擦刷 连续擦刷胸锁乳突肌、肋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忌刺激腹直肌,以免限制胸廓的扩张。 2、冷刺激 在腹直肌以外的部位进行瞬时冷刺激。 3、挤压 治疗师将两手分别放在患者的胸部两侧或将一手放在剑突下横膈的位置上,吸气前进行挤压,吸气时抬起,加强吸气肌收缩。 (五)诱发整体伸展模式 1、俯卧位,逐步将头及部分胸廓悬于床边并保持该姿势。 2、连续擦刷 (1)连续擦刷肢体伸侧的皮肤,可诱发肢体的伸展。 (2)连续擦刷背部皮肤,可诱发背部的伸展。 3、叩击 叩击肱三头肌,有利于伸肘;叩击臀大肌部位,诱发臀大肌收缩,有利于伸髋。 Rood技术 Margaret Rood 是美国PT师与OT师 Rood技术的核心内容:利用多种感觉刺激方法作用于皮肤、关节、肌肉等感受器,兴奋不同种类的神经纤维,通过感觉反馈环路调节脊髓传出纤维的兴奋性,从而改变肌张力,诱发随意运动,协调肌肉的运动。 一、Rood技术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1、运动神经元及神经纤维 (1)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中存在着大量的运动神经元,包括α神经元(大)、γ神经元(小)和β神经元。 α神经元,直径平均大于25um,发出的纤维支配梭外肌 γ神经元,直径在15~25um之间,支配梭内肌 β神经元功能尚不清楚。 (2)神经纤维 1)神经纤维分为A、B、C 3类 2)A类包括有髓鞘的躯体传入和传出纤维,分为α、β、γ、δ 4类。其中α纤维为初级肌梭传入纤维和支配梭外肌的传出纤维,它接受来自皮肤、肌肉和关节等外周传入的信息,也接受从脑干到大脑皮质等中枢传入的信息;β纤维为皮肤的触、压觉传入纤维;γ纤维为支配梭内肌的传出纤维,当其活动加强时,梭内肌纤维收缩;δ纤维为皮肤痛温觉传入纤维。 3)B类是有髓鞘的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 4)C类包括无髓鞘的躯体传入纤维和自主神经的节后纤维。 2、 感觉传导通路 浅感觉 传入纤维 (β、δ纤维) 脊髓丘脑束 薄束楔束 中央后回 中央前回 锥体束 皮质脊髓核束 脊髓前角、脑干 αγ神经元 α神经纤维 γ神经纤维 梭外肌收缩 梭内肌收缩 浅感觉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环层小体、触觉小体 深感觉 传入纤维 (α纤维) 薄束楔束 脊髓小脑束 中央后回 小脑 中央前回 锥体束 皮质脊髓核束 脊髓前角、脑干 αγ神经元 α神经纤维 γ神经纤维 梭外肌收缩 梭内肌收缩 深感觉感受器:肌梭、腱器官 二、基本理论 (一)通过感觉刺激诱发运动反应 1、利用多种感觉刺激运动的产生 (1)简短的刺激引起同步的运动输出(反射弧完整)。 (2)快速重复的感觉输入产生持续的反应。 (3)持续的感觉输入可以产生持续的反应。 (4)缓慢、有节律的重复性感觉刺激可降低肌肉和精神的兴奋程度。 2、根据个体发育情况,从低级感觉性运动控制向高级的运动控制发展。 3、完成动作要有目的 通过有目的的感觉运动反应建立神经肌肉系统的运动模式,使肌群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协调。 4、反复感觉运动的反应 运动时,

文档评论(0)

心内王医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