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大进镇滨河路延伸段项目结构设计说明 .docx

开州区大进镇滨河路延伸段项目结构设计说明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州区大进镇滨河路延伸段项目结构设计说明 项目概况 工程规模:大进云凤村石拱桥至大梓路起点现状滨河路与榨井街交叉处,终点接现状道路,道路全长391.273m,道路标准宽度12米,采用双向2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行车速度30km/h。 设计依据和规范规程 设计依据 (1)我院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 (2) 重庆智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开州区大进镇滨河路延伸段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一次性勘查) (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 (5)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基础资料 (6)重庆市建委渝建发[2010]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高切坡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 规范规程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2016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2015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2002年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 国家及部(委)发布的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 自然地理 3.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勘察区位于重庆市开州区大进镇,有县道及乡村公路通往场地,交通较为便利。 本次勘察场地范围内勘探点最高高程336.188m(ZK1),最低高程323.28m(ZK11),相对高差为12.46m。场地地貌属低山剥蚀河谷地貌区。 K0+000~K0+330段主要为河流1级阶地,多为耕地,地形较平缓;K0+330~K0+390段主要为斜坡分布,斜坡地形坡角15~24°,局部为陡坡分布,陡坡地形坡角55~62°。 3.2气象 勘察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昼长夜短。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雨连绵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5℃~18.5℃,极端最低气温-2.7℃(1928年),极端最高气温43.5℃(2006年8月20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毫巴。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163.3mm,最大年平均降雨量1378.3mm(1925年),最小年平均降雨量是783.2mm(1960年),最大降雨量56.8mm/h(1980年),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2/3,大雨暴雨较多。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26.7m/s(1958年5月10日),实测极大风速27.0m/s(1961年8月4日),最大静风频率7%(1月份),平均风速3.4m/s。 3.3水文 K0+330~K0+000段濒临东河,两岸已建混凝土防洪堤,防洪堤顶标高323.95~328.20m,勘察期间河水深0.5~2.0m,河水位318.9~323.05m,据调查,该河沟50年一遇洪水位约为322.95~327.20m,低于本项目设计标高1.4~7.0m。 3.4地质构造 场地区域地质构造属麻柳向斜北翼,在基岩露头处,测得岩层产状为倾向204~55°,倾角55°。层间裂隙较发育,表面平直,无胶结,岩层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场地及周边未见断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 根据出露基岩进行调查和钻探揭露表明,岩体中见2组裂隙: Ⅰ组:110°∠69°,裂隙延伸1.5~8.0m,间距约2~6m,裂隙张开3~6mm,裂面平整,裂面无充填,闭合,无充填物,铁锈浸染,呈黄色,结合很差,属软如结构面。 Ⅱ组:18°∠74°,裂隙延伸1.0~7.0m,间距约3~7m。裂隙张开1~4mm,无充填,裂面较粗糙,无充填物。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 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3.1.4、表3.1.6-2及钻探结果综合判定岩体属块状结构,较完整。 3.5地层岩性 经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揭露,建筑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Q4ml)素填土、冲洪积粉质粘土层(Q4al+pl)、冲洪积卵石土层(Q4al+pl)及下伏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灰岩组成。现将各岩土层工程特征分述如下: 1)素填土(Q4ml) 褐灰色、杂色,由砂、灰岩碎石及粘性土组成。硬质物粒径一般为30~162mm,含量15~25%,呈次棱角状、块状,均匀性差,结构松散~稍密,稍湿。无序堆填,填龄约5年。仅ZK13、ZK1有出露,钻探揭露厚度4.0 m (ZK13) ~14.9m(ZK1)。 2)粉质粘土(Q4al+pl) 冲洪积粉质粘土(Q4al+pl):棕黄色、棕红色。成分较均匀,局部夹少量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