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之动机与激励概述.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织行为学 动机与激励 本章教学目的: 理解自我意识的本质与机能教学重点:社会动机概述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第三节成就动机 第四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前苏联的动机系统理论 需要和动机(1)一、需要和动机1.需要=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2.动机=需要+目标 动机(motivation)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3.动机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为活动性(activity)。个人怀有某种动机之后,能对其行为发出推动作用,表现为对其行为的发动,加强、维持,直至中止。 另一为选择性(selectivity)。具有某种动机的个人,其行为总是指向于某一目的而忽视其他方面,使其行为表现为明显的选择性。 第一节 社会动机概述(2)二、人类需要动机系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1.人类需要动机系统的矛盾性——人有三个脑——人顾虑重重(动机斗争) 人总是同时有不止一种需要,并且这些需要经常是矛盾的。(例如,人即困又饿,即想成功,又想轻松愉快)2.复杂性表现——掩饰性-无意识性未满足的需要紧张(驱力)寻求目标朝向目标的行为图2-1激励的一般过程满足需要紧张降低(驱力消失)新的需要产生需要未满足挫折和紧张三、动机激发过程(3)激励的神经化学机制 ——人体内部的自我奖赏机制现代科学发现人体正常和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叫脑啡呔(又称内源性吗啡,吗啡与之结构非常相信似),是一种生理作用极为广泛的神经介质(神经末梢分泌的化学物质),它能够带来身心快乐的,这种快乐融汇在消化系统、内分沁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甚至神经系统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通过睡眠、进食、运动等一切有益于人体生存健康的活动进行补充,并产生奖赏效应——快感,形成一种完美的自我调节机制。同时这种生理上的奖赏效应不会很强烈,因为人除了有吗啡系统外,还有抗吗啡系统与之相对应。在生理状态下,内源性吗啡的释放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吗啡系统在奖赏了正常生理活动后,就会减少释放,准备下一次的“奖赏”,而抗吗啡系统能够保证吗啡系统不会过分活跃,在生理状态下,吗啡和抗吗啡系统总是保持相对平衡。激励的神经化学机制 ——人体内部的自我奖赏机制需要缺失状态满足感(不满足感)是一种对变化的知觉需要满足状态时间轴脑啡肽脑啡肽需要缺失状态最不快乐和最大的快乐图2-10动机研究模型 承诺目标和期望2. 4.公平 可接受性 l 具体的 l结果公平 l 挑战性l 程序公平l 一贯的 l + 3.成果 需要和1.绩效与结果相连l满意度 努力 绩效反馈驱力l (意愿和行为) -显著性5. 能力l个人需要 适时性缺勤和 流动 第一节 社会动机概述(2)二、人类需要动机系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1.人类需要动机系统的矛盾性——人有三个脑——人顾虑重重(动机斗争) 人总是同时有不止一种需要,并且这些需要经常是矛盾的。(例如,人即困又饿,即想成功,又想轻松愉快)2.复杂性表现——掩饰性-无意识性第一节 社会动机概述(4)四、动机与活动效率 称耶基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law),认为两者呈曲线相关,即高动机或低动机与低水平活动联系,而中等动机水平与高活动效率相关。第二节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1)一、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1.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是指人们对于活动本身感兴趣,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与报酬,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 2.外在动机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不是由对于活动本身产生兴趣而产生的动力,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 第二节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1) 个体获得成功的方式来源于不同的动机,莱维特(Leavitt,1983)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个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三种不同的取向: 1.内在取向模式 内在取向模式(intrinsic-directstyle)是由内在动机所激发出来的行为,人们喜欢任务的要求和挑战,把他们的活动与自身内在的优秀标准进行比较。 2.竞争取向模式 竞争取向模式(competitive-directstyle)是由外在动机所激发出来的行为。人们把自己与他人或他人的成就加以比较。这类人不仅想成功,而且想胜过他人。对有些人来说,竞争是完成任务的不可缺少的方面。 3.权力取向模式 权力取向模式(power-directstyle)显然也是由外在动机所激发出来的行为。人们试图控制别人,或控制其他资源、环境,以完成任务。这类人在工作中常把任务的一部分分派给他人完成,但同时保持着控制权,操纵整个环境。第二节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1)二、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的关系——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之间,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相互排斥作用。 “在五花八门的外部强制中,任何一种外部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