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共生细菌.pptx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沃尔巴克氏(Wolbachia)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生殖组织内的共生细菌。自然界中约16%的昆虫物种受其感染(Werren,1997)。这类细菌能引发宿主多种生殖异常行为,如甲壳动物中雄性基因型个体的雌性化(feminization)。胡蜂类昆虫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而常见的一种是胞质不相容性(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CI) 由于Wolbachia在生物防治和遗传工程领域的潜在用途,近处来迅速成为国际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Wolbachia的研究历史 1924年Hertig和Wolbach在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的生殖组织内首次发现细胞内细菌,并将此命名为Wolbachia pipientis 1950年,Ghelelovitch和Laven发现尖音库蚊种内交配是不亲和的,因为它们很少产生或不产生后代。随后,Laven证明这种不亲和因素具有细胞质遗传特性(雌性遗传),继而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细胞质不亲和(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CI);1970年初,当Yen 和Barr (1971)通过抗生素处理消除Wolbachia后,发现感染菌株的雄性与感染同一菌株用抗生素处理过的雌性是不亲和的,但反交是亲和的(单向不亲和),这才证实CI是跟细菌存在有关。随后的25年间,在许多昆虫内都发现了CI现象,包括赤拟谷盗、苜蓿叶象甲、寄生蜂、飞虱、 地中海粉螟、伊蚊和果蝇。 最典型的CI现象是株系间杂交后代数目会减少,并且在随后的交配中会出现细胞质遗传。大量的事例已从微观上证实了细菌存在于昆虫卵巢或睾丸内,并可通过抗生素或高温(﹥30℃可使该菌失活)处理将其除去。;1987年Legrand和他的同事们在等足目动物的生殖组织中发现了诱导雌性化(feminization)的细胞质遗传因素。1990年Stouthamer等发现赤眼蜂某株系的孤雌生殖能够通过抗生素处理消除,即抗生素处理后的株系能恢复雄性生殖。 现今用ftsZ(细胞分裂基因)、16S rDNA、Wsp (外膜蛋白基因)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已证明细胞质不亲和细菌、诱导孤雌生殖( Parthenogensis Induction, PI)细菌和等足目动物雌性化细菌共同组成了一类家族----Wolbachia; Wolbachia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利用Wolbachia在寄主上的广泛分布和影响,对于研究一些重要的进化进程,尤其是快速物种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可利用Wolbachia改变寄主早期发育和有丝分裂进程的特点来研究这些基础进程; 作为一种“微生物天敌”,Wolbachia可用来加强天敌的生殖率,或者作为一种媒介在昆虫种群中传播人为改变的遗传特征,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如利用Wolbachia诱导寄生蜂进行产雌孤雌生殖,这对寄生蜂工厂化生产过程中成本的降低和生防效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表 Wolbachia在拟寄生物种类间的盛行率;Wolbachia诱导孤雌生殖(PI)的种类;赤眼蜂科 Trichogrammatidae Trichogramma embryophagum T. evanescens T. kaykai T. nubilale T. oleae T. platneri T. pretiosum T. nr. Pretiosum T. siberocum T. nr. sivercum ;瘿蜂科Cynipidae Diplolepis rosae Diplolepis spinosissimae ? 隆脊瘿蜂科Eucoilidae Leptopilina australis Leptopilina clavipes;Wolbachia 细胞不亲和作用(CI)的种类;诱导Wolbachia细胞不亲和(CI)是精子和卵间的生殖不亲和。CI有两种形式:单向不亲和与双向不亲和。当感染Wolbachia的精子与未感染的卵细胞进行受精时,会发生单向不亲和,但未感染的雄性与感染的雌性的正反交都是亲和的;当雄性和雌性含有互相不亲和的不同Wolbachia株系时,就会发生双向不亲和。不亲和会很少产生或不产生后代。;表 不同地区灰飞虱的交配实验结果 (甘波谊,2002);续表 不同地区灰飞虱的交配实验结果 (甘波谊,2002);续表 不同地区灰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