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说课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左传》及相关文学知识。 2、烛之武形象剖析。 3、烛之武怎样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有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 问题式。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怎样与人交流、交流。 学习重点: 1、 烛之武怎样劝退秦师。 2、 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迪。 3、 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学习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人曾说,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人果真能退百万雄师?历史上真有这样的人物吗?让我 们一同走进今天要学习的文本—— 《烛之武退秦师》 ,去认识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左传》介绍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 《左传》就是解释《春秋》 的文字。特点是善于在叙事中描绘人物。描绘人物的详细手法是:在矛盾矛盾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 《左传》语言的主要特点是洗炼、简短、正确、流利,极富表现力。 三 析题退,使动用法 ,“使。。。。。。撤退”。师,军队。 四 学生自读文章,达成学案一二题。师生一同纠正答案。 五 指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 思考: ( 1)文章所述何事 ? 请一位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篇文章记述了秦、晋结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两大强国包围,危在朝夕,郑文公 派能说会道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了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晋联盟。秦伯不只不再围郑,还与郑人盟,派兵戍之。晋国迫于压力,也不得不 撤兵,郑国亡国的危机除去了。 (补充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 (齐僖公三十 年 )。致使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冒犯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经过郑 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盟,但最终没有感人晋国。郑既帮助楚 国发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其二,晋秦两国结合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充。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 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结合也就必定了。 2)文章是一个特别完整的故事,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 我们根据故事的情节将故事分为四部 分,即初步,发展,热潮,结局。请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四部分的开端处。 (教师明确) 并用四字短语归纳各段要意 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点拨: 第 1 段:秦晋围郑 第 2 段:临危受命 第 3 段:说退秦师 第 4 段:迫晋退兵 六 学生通读整篇文章,参照学案二到七题把有疑问的,或许你认为比较重要的画出来。 ( 学习方法指导,在课本上学会标记,如实虚词用黑点,此类活用用“△”标示,通假字用 “○”标示,特殊句式用“﹋”标示。教师引导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 七 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剖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多种方法, 本文主假如语言描绘。 第 1 部分。剖析佚之狐的形象。 重读“师必退”中的“必” 。 ” “是的, ”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 ,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特别认识。 第 2 部分郑伯在恳求烛之武时,烛之武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发了一通牢骚,这样写是不是有损于人物形象?郑伯又是怎样劝说烛之武的?(教师明确) 1)不会,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切,生动,丰满。 ( 2)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处于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 也”以自责,动之以情;接着设想假如郑国消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利处,晓之以理,这种透彻的剖析,诚心的表白,终于感人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奔赴敌营。 结果怎样呢?第 4 部分晋文公前瞻后瞩,决定退兵。那末,烛之武说了什末话使秦退兵,使 晋为免于陷入不仁,不知,不武的地步也退兵呢? 第 3 部分是文章的主体,是本篇的中心,师生共同阅读议论后,教师明确: “夜缒而出” ,进 一步说明兵临城下之严峻局势, 为烛之武的成功作了张本。 本段的重点在 “说”,说辞仅百余字, 却委婉波折,层层深入。请大家讲这一段话分为四层,找学生回答。 第一层: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第二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 ),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 第三层: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 ) ,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 第四层: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与“唯君图之” ),回首往事,揭出晋的贪而不义,使秦国意 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而且留兵助守。 1 第一层

文档评论(0)

156****35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