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橡胶与金属粘接不良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一、 胶浆选用不当
解决方法:选择合适的胶粘剂
二、金属表面处理失败,以致打底的胶浆涂料进行硫化时,不能很好的与金属表面实现物理吸附
1、粗化金属表面,保证打底的胶浆硫化时,能顺利紧密附着于金属表面上。其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制品中金属嵌件喷砂和抛丸;
2、金属表面不能有锈蚀,不能粘有油污、灰尘、水滴等杂质;
三、胶浆涂刷工艺稳定性差,胶浆太稀、漏涂少涂、残留溶剂等
1、注意面涂操作,防止胶浆漏涂、少涂; 面涂重要性及影响(涂料的表面成膜与涂料表面张力、重力、施工机械力、物料分子间作用力及化学反应作用力有关。因而面涂质量受到这几种力的综合影响,为此采用不同的工艺、高超的技艺、熟练的手艺显得极为重要。)
2、涂好胶浆的金属件应充分干燥,让溶剂充分挥发,防止残留溶剂在硫化时挥发,导致粘结失效;
3、要保证在金属表面具有一定的涂胶厚度。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金属表面有充足的胶浆与进入模腔的胶料相互扩散以及共交联作用充分进行,使金属表面与硫化的橡胶充分粘结;另一方面在金属表面到制品表面也可以实现一定的模量梯度层,使制品的橡胶表面到金属嵌件之间有一个从软到硬的渐进。( stiffness gradients 橡胶截面弹性与刚性比的有益渐进);
四、配方不合理,胶料硫化速度与胶浆硫化速度不一致(配方泛指胶料配方和胶浆配方)
1、改进配方以保证有充足的焦烧时间;
2、改进制品模具和配方,保证胶料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金属嵌件的粘结部位;
3尽量采用普通、半有效硫化体系(不同硫化体系的耐疲劳性和耐热氧老化等性能有明显差异,一般硫化体系中随着促进剂与硫黄比率由小到大的变化,硫化体系由普通硫化体系过渡到半有效硫化体系,至有效硫化体系。硫化胶网络结构则由多硫交联键为主转变为多硫键、双硫键和单硫键并存的分布,最后全硫化体系变为单硫键和双硫键为主的脆性结构。一般橡胶制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前两种硫化体系中能较好适应于生产使用。),提高硫黄用量(相对而言,不是越多越好),以实现多硫交联键;
4、改进硫化条件(温度、时间和压力);
5、减少易喷霜物和增塑剂的使用,防止其硫化时迁移到橡胶表面,从而影响粘结;
6、胶料停放时间过长,与空气接触产生一定的物理化学反应,造成胶料硫化失效。需改用新鲜的胶料。
五、压力不足
解决方案:
1、增大硫化时的锁模压力
2、注意溢料口、抽真空槽的位置和尺寸设计,防止模腔内压力通过其泄压,导致制品硫化时压力不足;
3、保证模具配合紧密,防止局部压力损失过大;
六、胶浆有效成分挥发或固化
解决方案:
1、硫化前需预烘的金属件,应注意预烘的时间和温度控制,过度预烘会导致反应性物质挥发和胶浆的焦烧(或固化);(烘:加热并干燥)
2、操作时注意防止金属件在模具内停留时间过长;
七、已硫化的胶皮、胶屑等异物混入混炼胶, 并随胶料一起硫化,造成金属嵌件与胶料硫化时粘结部分小面积脱胶,进而引起制品大面积剥离 。
方案:加强物料管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