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自璨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力学不倦自璨然 1971年2月生于桂林,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导师王冬龄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欧阳中石先生),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导师朱青生教授),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导师书法精英班成员。承教于刘江、章祖安、祝遂之、陈振濂、邱振中、曹景炎、任平诸师。现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书法篆刻学科学术带头人,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兰亭书法社社员、中国美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广西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广西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一东盟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西区直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会长、广西书法教育学会副会长。出版专著、编著和作品集《生命现场: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教育创新特色》、《新唐书》、《象外》等多部;作品多次入选国家及国际重要展览。 唐楷之的书法里住着一颗现代的灵魂。尽管他的全部作品看似可分成泾渭分明的“传统一现代”两个阵营,然而这两种风格正如他本人的内心独白:“如果说我长时期地将宾虹老作为一面镜子,而此刻安迪真成了我的另一面镜子”所说的那样,互为镜像,它们二者重叠便构成了唐楷之的艺术面貌。他的书法艺术代表了当今书坛的两种倾向,一种是扎根于传统,在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体味书写的精髓;另一种是根植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注重由书写符号传递出观念的表达。唐楷之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对话的可能性,他在其中切换自如,体现了一个有使命感的当代书家对人生、历史和当下性不断追问的态度。 当然,一个处于当代的艺术家,无论他与当代生活的介入有多深,都无法脱离传统的训练。我对唐楷之的认识是字先于人,但真正的接触并不长,在这短暂的接触中,仍有两个细节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是他仍然每天坚持小楷日课,即使在旅途中也不中断;二是他讲过儿时与书法结缘的一次际遇。在小学二年级的一次书法现场比赛上,他抄写了邻座同学墨盒盖上的两行篆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而成的作品,获了奖并选送日本交流展出。初次试水的成功并非偶然,是平时好奇模仿和兴趣养成一种观察力的临场发挥。这两个例子或许可以解释成为一个书法家不可缺少两个要素:坚持、临写。他用力最多处是小楷和草书。从他近年的创作来看,《佛说阿弥陀经》、《寒山诗抄》、《桃花源记》等小楷作品取法高古,具有隶意,用笔锋芒毕露而不失纤巧,结体跌宕而富有韵致。人人皆道取法乎上,但未必都能做到这点。唐楷之的妙处在于能旁通篆隶,又能在运笔时辅以行草书的动势,因此细看一字之内有长短、角度、平衡的变化;通观全篇又有激荡飞扬的节奏与气势。小楷上能形成这样的品格与作者十年如一日的训练而成的心手合一的熟练有很大关系。 草书方面,唐楷之受其导师王冬龄先生教诲,同时又能上溯林散之、黄宾虹诸家,在“学古而不泥古”的艺术原则下推陈出新。孙过庭《书谱》中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是对书法章法的点、线、面布局的阐释。唐楷之草书的动人之处在于对章法的注重,这使得他的每一篇作品都能获得令人心醉的视觉美感。唐楷之在草书的创作上多以立轴形式示人。立轴的特点是有一个视觉中心,这就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空间关系要有富于表现力的设计。草书《白居易一春题湖上》中,前三行点画粗细长短对比明显,“乱峰围绕水平铺”的“水”字用笔拉长,形成第一处余白的流动;“轻罗裙带展新蒲”一句的“带”字被有意拉长最后一笔,营造出一种轻重缓急、远近深浅的节奏,同时,暗合“轻罗裙带”的词义,竟使书法作品流露出了画意的视觉效果,漂亮。另一幅草书《柳宗元一渔翁》有异曲同工之妙。“晓汲清湘燃楚竹”一句的“竹”字正好从第二行的顶端摇曳生姿的一路拖到底,使得空间被分割为两个部分,布局更为舒畅透气,从而产生了蓬勃生发的美感。他思考的问题是: “如何使传统书画的技法和观念融入到新的视象中而获得勃勃生机?” 我们即可知晓这种视觉效果的呈现产生的思想动因。唐楷之成长于秀丽的山水之城桂林,少年时代就读于市郊的一所高级中学,学校的前身是名声远扬的民国“汉民中学”。校园里的旖旎风光、独立院落的教室、雨打的芭蕉、芳香的桂花,以及穿蓝布中山装讲古诗词的先生所混合而成的旧时风物给了他性灵的滋养。与多数青年书家的求学之路一样,他来到美术学院接受传统的书法教育,在注重传统技法训练的中国美术学院本科阶段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但是后来在北京大学跟随朱青生先生的学习为他打开了另一扇艺术之门一一现代艺术。新与旧、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赋予了艺术家新的情绪体验。 “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元素和传统创作手法在当下的观念指导下是否可以创作出新的视觉艺术图象?” 他继续追问。这样的追问诱发了一个有意思的系列一一“新唐书”的诞生。唐楷之自己也将作品惯性的分成传统、现代两块。在我看来,其实大可不必作这样

文档评论(0)

s64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021505000001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