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友病与血管性血友病
早期理论
希伯克拉底(Hippocrates)
古希腊著名医师; 医学之父
凝血理论:血液离开体温环境后冷却而凝固
早期关于血友病的记载
公元二世纪犹太人法典规定,男性婴儿的两个哥哥死于包皮环切术,不接受此项手术。
阿布尔卡西斯(Albucasis)
十二世纪阿拉伯医师
描述了一个家庭,其中的男性在轻微受伤后由于出血不止而死亡
迈蒙尼德 Moses Maimonides
中世纪犹太神学家、哲学家、医师
发现此病是由母亲传给儿子的
Hippocrates
Albucasis
Maimonides
早期的研究
1803年 Dr. John Conrad Otto在他的论文“一个家族性出血性疾病” 提出遗传性疾病,男性发病。
1828 Johann Lucas Schönlein(德国内科医师)命名“hemophilia”,源于希腊语 - emia (意为出血状态) 和-philia (意为倾向); 组合含义即 “出血倾向”
“皇室疾病”
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血友病B携带者)血友病 被看作是“皇室疾病”
Alice 和 Beatrice携带血友病基因,Leopold血友病患者
Alice和 Beatrice公主女儿后代分别与德国、俄国、西班牙皇室通婚
Waldermar死亡(1945年)后,血友病最终欧洲皇室中消失
维多利亚女王-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乔治六世-伊丽莎白二世(目前英国皇室)
突破
1937年, 2名哈佛学生, A.J. Patek 和 F.H.L. Taylor从健康人的血液中分离
出一种物质,它能使血友病患者的血液正常的凝固,被称为 “抗血友
病球蛋白”
1952年,Biggs等在牛津,aggeler等在旧金山分别描述了 (Chrismas病)
和血浆凝血活酶成分缺乏症。
1954年,国际血栓止血会议(巴黎)正式将因子VIII缺乏命名为血友病A,因子IX缺乏命名为血友病B( 而非Chrismas病)
什么是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凝血因子缺乏
FVIII缺乏-血友病甲 85%
FIX缺乏-血友病乙 15%
中国血友病的患病率 (1990调查)
总患病率: 2.73 /105
血友病甲(缺乏因子8): 2.23/105 85%
血友病乙(缺乏因子9) : 0.34/105 15%
目前一般认为血友病患病率无地区及种族的差异,上述结果提示中国多数血友病可能被漏诊或误诊。
血友病的患病率约为10-15/10万男性人口;
WHO报告全球患病率
估计中国血友病总人数 8 – 10万
国家血友病登记系统中病例总数为10652,也提示大部分患者未被诊断
FVIII (Xq28)
FIX (Xq27)
q
p
染色体 X
血友病A、B
基因距离相距35cM
血友病的分子机制
基因
mRNA
蛋白
报道的突变2107种
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
1、 错义突变
2 、无义突变
3、 mRNA剪接位点突变
4 、基因片段缺失和插入突变
5、基因重排/到位突变
148名血友病A患者突变概况。(重型111例,中型34例,轻型3例)
A:全部患者突变概况
B:新发现突变概况
内含子22倒位示意图
内含子1倒位机制
内含子1中int1h-1序列与基因外与之高度同源的int1h-2发生同源重组→F8基因断裂→合成F8受阻→重型血友病A
FⅨ基因、mRNA及蛋白
B Leyden 及 Brandenburg机制
启动子原件突变:
血友病B Leyden:出生时为重型HB,青春期开始病情减轻,成年以后恢复正常
血友病B Brandenburg:终生血友病
C/EBP: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LF-A1/HNF4:大鼠肝脏蛋白,ARE:雄激素反应原件
血友病的发病机制
大部分血友病是通过遗传获得的,约有 1/3 的病例是由于自发突变造成的。
除了性染色体之外,染色体都将形成染色体对,每条染色体分别携带同一基因的母系或父系基因。
性染色体,称为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女性-X X 染色体,男性 -X Y 染色体。X 染色体比 Y 染色体长得多,因此携带着一些不成对的基因。
6/21/2021
15
血友病的发病机制
血友病基因由 X 染色体的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