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 22-26 题。( 12 分)
百无一用非书生
①常有人言:“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大谬 !
②君不见:蔺相如,书生也,完璧归赵,义折廉颇,谱就千古佳话;西汉张子房,书生也,“运筹帷
幄,决胜千里”,成大汉三百年锦绣江山;蜀汉诸葛亮,书生也,怀五湖四海之志,六出祁山,七擒孟获,
功成八阵图;北宋范仲淹,书生也,西陲守土,保疆卫国,令强寇丧胆;康有为、梁启超,书生也,奋发
意气,公车上书,励志图存,戊戌变法。虽只百日,却给暮气沉沉的晚清带来了一线生机。
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一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读书人,以主宰国
家命运的雄心壮志,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雄才伟略,以“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激情,让中国
大地换了人间。
④意气书生,不为帝王唱颂歌,只为苍生伸正义,社会在他们的呼喊声中变革,历史在他们的手里改
写,世界在他们的智慧推动中前进;书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吟风弄月、舞文弄墨,本是看家本领;
楚辞汉赋、 唐诗宋词, 更显超迈才情。 悠悠华夏五千载, 光辉灿烂的文明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由此可见,
百无一用非书生 !
⑤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书生的作用更是巨大 !
⑥国家的竞争中, 科技和知识的载体——书生们, 理所当然地成为综合国力比拼中的决定因素 !科教兴
国,各行各业的书生们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亿万书生正以一身所学,建设锦绣家邦,复兴伟大中
华。
⑦百无一用的书生,指的是那些只知道“寻章摘句”的书呆子。真正的书生绝非“纸上之阅历多,世
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经济之精神少”的书呆子。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真俊杰 !
③百无一用非书生,天生书生必有用 ! (选自《格言· 2013 增刊》作者:孙亮 略有改动)
22 .阅读文章①一④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观点的?( 3 分)
23 .文章第⑤段在结构和内容上都起到哪些作用?( 3 分)
24 .请为第⑥段划线句补写一个具体的事实论据。( 2 分)
25 .你怎样理解第⑦段中“寻章摘句”一词?( 2 分)、
26 .真正“有用”的书生具有怎样的精神?(请用原文回答 2 分)
八、 . 【2013 年·山东省淄博市】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 14 题。( 12 分)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李浩燃
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 3000 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
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②“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
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
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③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 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 不讲卫生、
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
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 2000 年的 1000 万人次快速增长
至 2012 年的 8300 万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④“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
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
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
泪水,坦言“孩子犯错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