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高品质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为贵 兖州六中范艳丽 预习?导引 【咬文嚼字】 1、识记字音 社稷(j 1) 粢(z i )盛(ch 6 ng) 桀(ji e ) 水獭(t a) 拧 拧(ku a ng)谆(zhm) 苟为不畜(xui终身不得 尧崩,三年之丧 (s mg)毕 朝觐(j力)于传有之 所恶(wu)勿施 暴(pfi)之于民,而民受之 舜相(xi eng)尧二十有载 夫(f □)然后之中国 于传(Zhua n)有之 2、理解词义 (1)民为贵,社稷.次之(本指土神和谷神,后来代指国家) (2)于传有之(传记) (3)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害) (4)残贼之人谓之一夫.(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5)所欲斗之聚之(为、替) (6)所恶勿施,尔,也(如此、这样) (7)其何能淑,(善) (8)谆谆然 命之乎(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 (9)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暴露) (10)使之主事而事治(治理得好) 3、通假字 (1)为丛驱爵者,鹃.也(“亶鸟”通“雀”鸟雀) (2)舜相尧二十有.八载(“有”,通“又”) 4、古今异义 (1)牺牲既成(古:祭祀所用的生畜;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2)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古:中原地区;今:指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5、一■词多义 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之乎”的合音) 诸[亮身率诸军攻祁山(众,各) ]投诸渤海之尾(相当于“之于”) 般告诸往而知来者(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们) ”) 6、词类活用 贼人者谓之贼(名词作动词,贼杀) 7、特殊句式 (1)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被动句) (2)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判断句) (3)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状语后置) 【问题导读】 1、“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参考答案:“诛一夫”的行为,推翻暴政的行为。 2、《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参考答案: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课堂?内外| 【句段赏析】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民众最重要,其次是土地神和谷神,国君最轻。 【赏析】“民为贵”,是说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 治制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 “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山川大地,五谷物产,乃是养育人民,建立 国家的物质基础,当然十分重要。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所以也可以说“社稷”就 是国家。作为一个国家,当然要有制度,要有宪法。但制度也好、宪法也好,终究还是来自 人民、为了人民的,所以社稷的地位次于人民。 “君为轻”,是说相对于民与社稷来说,君的地位并不那么重要。君的地位与权力是民赋 予的,没有民就没有君,君怎么可以与民相提并论呢?社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很难设 想一个国家可以既没有山川大地,又没有五谷物产,也没有宪法制度。一个国家死掉个把国 君,仍然不失为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了社稷,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国君的地位也不能跟 社稷相提并论。 2、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 “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 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拭君也。” 【译文】齐宣王问道:“成汤流放夏桀、武王付伐殷纣,有这回事吗?”孟子答道: “在典籍 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说:“臣属谋害他的君主,可以吗?”孟子说: “毁弃仁的人叫做贼, 毁弃义的人叫做残,残贼之人叫做独夫。只听说过诛杀了独夫殷纣,没听说过谋害君主。 ” 【赏析】此章也是孟子比较引人注目的言论。齐宣王向孟子询问“汤武革命”的事情,孟子 不明白宣王的用意,所以回答得比较审慎: “在典籍上有这样的记载。”后来弄清楚宣王是谈 论臣属谋害君主的问题,当即予以驳斥,认为失去民心的暴君乃是“独夫民贼、实际上已失 去了君上的资格, 诛杀这种人是正义行为, 不能视之为谋害君主。 孟子对宣王说这番话是饶有深意的, 是要 借此警戒宣王:如果成为了 “独夫”就人人得而诛之。从本质上说,孟子的主张与传统的“天 命转移”是一脉相承的,只是表述上更为尖锐一点而已。据说,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见到 了《孟子》书中与此类似的对君王“不敬”的言论,曾大为震怒,说: “这老儿要是活到今天, 非严办不可。”孟子的配享牌位,也因此一度撤出了孔庙。 后来,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年)组织人重新编定了《孟子》,从中删去了八十五章他认为不妥当的言论,这一章当然也在 删除之列。 【合作交流】 1、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孟子的 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

文档评论(0)

fengnai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