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汇编
古诗词文体常识(一课时)
一、古诗分类
1、按形式分为:
(1)古体诗: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唐以前的诗歌和唐以后的非近体诗都是古体诗。主要有四言诗(以《诗经》为主)、骚体诗(骚体,亦称楚辞体,是屈原创立的,多为七言,常用“兮”字结尾,如《离骚》)、乐府诗(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民歌,多为五言,如《迢迢牵牛星》)、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2)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绝句:全诗四句,分五绝和七绝,无需对仗,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律诗:全诗八句,分五律和七律;三与四句对仗,五与六句对仗;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即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按题材分为:
(1)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所开创。如孟浩然《过故人庄》、陆游《游山西村》。
(2)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而创作的诗歌。如王之涣《凉州词》、王昌龄《出塞》。
(3)写景诗:是指描写自然山水的诗歌。如李白《望庐山瀑布》、王维《鸟鸣涧》。
(4)咏物诗: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如王安石《梅花》、于谦《石灰吟》。
(5)咏史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如李清照《绝句》、刘禹锡《乌衣巷》。
(6)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李白《静夜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赠汪伦》。
(8)爱情诗:是抒发男女间爱情的诗歌。如李商隐《夜雨寄北》、汉乐府《涉江采芙蓉》。
(9)感遇诗:对所遇事物抒发感慨的诗。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龚自珍《己亥杂诗》
3、按表达方式分为:
(1)叙事诗:杜甫《石壕吏》、白居易《卖炭翁》。
(2)抒情诗: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杜牧《泊秦淮》。
(3)议论诗:朱熹《观书有感》、苏轼《题西林壁》。
二、词
1、词的名称: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还被称作诗余、歌曲、乐府、长短句如《白石道人歌曲》、《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词形成于唐,盛行于宋。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2、词的分段:词的一段叫一片或一阕,第一段叫上片或上阕,第二段叫下片或下阕。
3、词的牌与题:词牌与词的形式有关,规定词的调、字数、平仄等;词题与内容有关。
词可以无题,但一定有词牌名。
鉴赏古诗词的人物形象(一课时)
1、知识储备
(1)人物形象的分类:
①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
②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柳宗元《江雪》中渔翁的形象。
(2)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
①描述人物生活的环境,指出其特点;
②描述人物的生活,指出其特点;
③用一句话表述人物的性情特点及身份。
2、范例精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 隐 者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隐者”的形象。
一、二句写一条小路沿着山崖靠着青翠的山壁通向山的深处,半山坳寒云缭绕着山泉岩石,表现了隐者生活环境的僻远、幽深。三、四句写隐者酿制的酒熟了,他自饮自酌,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的情景,表现了隐者生活的闲适自在、与世无争。全诗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淡泊闲适的隐者形象。
【译文】
我沿着山崖上的小路,脚踏着深青色的崖壁,半山坳寒冷的云朵环绕着山泉和岩石。隐者酿制的酒熟了,他自饮自酌,足不出户,残花落满地面,丝毫没有人的行迹。
【鉴赏】
这首小诗,前两句写“访”。诗说一条小路,沿着山崖,靠着青翠的山壁,直通向山的深处,山中寒云缭绕着山泉危石。诗极力铺写了隐者所居之地的环境,通过这幽深静阒的环境,突出隐居在这里的人的避世脱俗、高蹈绝尘的襟怀,未写人而人已呼之欲出。第一句的诗眼“踏”字下得很切,呼应诗题“访”字,使山景是作为诗人在来访途中所见,山路与山坳的两组景色也分出了先后层次,益显得山高幽深。如改成“近”、“贴”等类词,便成了单纯写景,跌入下乘。第二句的“抱”字,形象地刻绘出泉水蜿蜒、山石清秀、云气缭绕的景况,很见锤炼之工。
三、四句写隐者喝着自酿的酒,颓然醉倒,足不出户,门外落红满地,无人洒扫。这两句不直说隐者之高,只是通过他疏懒闲适、脱略形骸的生活,表现他与世无争、万事不关心的淡泊情怀,与宋邵雍《安乐窝》绝句中的后两句“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极为相近。诗即事达情,与上两句的景物描写合成一个整体,由此表达自己对隐者的崇敬。
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