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重点整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重点内容整理1,文学革命: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学形式和文学内容的大变革活动;1917 年 1 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诌议》 ,是文学革命开端的标志;文章提出要以 “白话文学” 为中国文学的正宗;1917 年 2 月,《新青年》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提出以“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以“写实主义”取代“古典主义”,以“社会文学”取代“山林文学”;1920 年,北洋军阀政府训练部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纳,成为文学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重点内容整理 1,文学革命: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学形式和文学内容的大变革活动; 1917 年 1 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 的《文学改良诌议》 ,是文学革命开端的标志; 文章提出要以 “白话文学” 为中国文学的正宗; 1917 年 2 月,《新 青年》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提出以“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 , 以“写实主义”取代“古典主义” ,以“社会文学”取代“山林文学” ;1920 年,北洋军阀政府训练部承认白话 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纳,成为文学革命成功的标志; 2,文学讨论会(艺术倾向) 1) 主见“为人生”的文学,意思是文学要书写现实人生,表现人生,对人生有现实的意义;就是很重视文 学的现实功能;反对嬉戏文学观念,反对消遣的文学态度; 2) 文研会作家在创作方法上多留意现实主义;这在沈雁冰的文论和文学讨论会作家的创作中显示出来; 3) 文学讨论会留意翻译东欧,西欧现实主义名著,介绍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易卜生,莫泊桑等 人的作品; 3,制造社: 1921 年 7 月,制造社宣告成立,成员有郭沫如,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张资公平; 刊物有《制造》季刊, 《制造周报》 ,《制造日》(《中华新报》副刊发行) 艺术倾向: ,《洪水》,《制造月刊》 ; 1) 崇天才,重神会,讲求文学的全与美,强调创作的无目的;通常被鄙视为“艺术派” 2) 富有浪漫主义特色,大都尊崇个性,表现自我,富有剧烈的抵抗颜色; ; 3) 在翻译方面,主要翻译介绍歌德,雪莱,海涅,济慈,惠特曼,泰戈尔,王尔德,波特莱尔等人的作品; 大多数为浪漫主义,也有现代主义作家; 4,郁达夫:名文,是制造社的发起人和最重要的小说家;在散文,旧诗词,文学理论,翻译等方面也有独 到的奉献,以小说创作影响最大; 《银灰色的死》 ,《沉沦》,《南迁》三篇小说于 1921 年结集为《沉沦》发行, 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但其在轰动一时的同时也毁誉参半;褒者认 为它真实地抒写了青年的时代病,开创了小说的新体式,标志着“自我小说”的兴起;贬者攻击它为“诲淫” , 是不道德,不端方的文学; 《过去》,《迷羊》形成了郁达夫创作路向的转折; 郁达夫小说对于青春性苦闷,性心理的描写,从思想意义上说,表达了剧烈鲜明的反封建精神和个性解放 的要求;从文学创作上说,就开创了现代小说创作的新的题材领域;郁达夫的小说无论是在思想性仍是艺术性 上,对现代小说的创作进展都有不行低估的意义;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特点: 自我的写真;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的颜色;一个以“自我”为原形,渗透着作者本人剧烈主观颜色的 “零余者”的文学形象;小说以自我的个人体会,情感生活为单纯的线索,宣泄着一己的情怀,推崇个性自由 和自我威严的思想; 感伤的抒情;轻视情节的营构,留意心情的倾诉:借助于人物心理的细腻描摹,讲究外在景物的恰到好处 的衬饰;或自言自语,或宣泄倾诉,或捕获外界刺激下感觉心理的微妙动荡,或以“情”景化,或以“景”情 化,或精细地把捉隐而无形的潜意识,幻觉 ,都让读者听到了人物的心声,成功的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形象, 在很大程度上补偿了因大事的单纯(甚至杂乱)可能造成的性格的贫瘠与偏枯;人物心灵秘密的连续自白,以 其真率中夹带着感伤的倾向,表达着作者的社会态度和对人生的悲剧感情,呼应着五四这个青春时代的社会心 理氛围; 结构的散文化;郁达夫的小说既以抒情为中轴而轻视情节的营构,也就必定造就其小说的散文化倾向;他 的结构不是以情节为中心,而是以心情为中轴,依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结撰成篇; 流利,清爽的文笔; 5,新月诗派: 1926 年 4 月,闻一多,徐志摩等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了《诗刊》 ,环绕该刊聚集了许 多诗人,饶孟侃,杨振声,胡也频,朱湘等,形成了新月诗派,除创作之外,提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主见;该 刊于 1926 年 6 月停刊,共出 11 期; 1931 年《诗刊》在上海创办了季刊,主要由徐志摩,邵询美主编;这一时 期的上海的活动,被称为后期新月诗派; 艺术主见:提出诗歌格律化的主见,在艺术上要求诗歌要“和谐” 求诗歌的格

文档评论(0)

中学资料合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精品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