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国海疆战略论第七章第一节海洋与海疆的重要战略地位据美国军事侦察卫星侦照的资料显示,世界上大约有1∕2以上的人口,以及200多个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集中在狭长的沿海地带。全球70%的工业资本和80%人口集中在距海岸200公里以内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安全和稳定直接关系到各沿海国家和平与发展的根本利益。海洋作为屏障,掩护着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市和地区。1.对于一个不重视海洋,又没有一支强大海军和稳固海防的濒海国家来讲,海洋相反会给侵略者提供一个从海上入侵的坦途。所以要想把侵略者拒之于国土之外,就必须建立起稳固的海防。2.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围绕海洋特别是近海权益的争夺更多表现为海洋资源的争夺。一、从海权观论海疆对现代国 防的意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海上霸权在应付各方挑战中日渐衰落,“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渐渐成为英国人缅怀的神话。美国则在这一时期崛起,成为海上的一股新势力,并逐步发展成统治世界海洋的霸主。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20世纪的海洋更是美国的海洋。1890年。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1914)《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奠定了他在地缘政治学上的重要地位。作为海权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汉的主要观点有:1.英国对海洋的控制成就了它的海洋霸权,乃至它的殖民帝国地位2.海上威力不仅仅依赖于海军的力量,还应该考虑到地理条件、人口条件、人民气质及政府性质等诸多因素3.美国国家的生存有赖于对海洋的控制和对主要交通线的制海权4.美国要取得决定性的制海权,必须建立一支能控制北美水域的舰队,在防御半径内开辟战略基地,以及广泛建立海上据点和占领殖民地马汉的理论让世人眼前一亮,海权理论逐渐成型,对于国家仅仅关注陆地边疆安全的系统提出叻巨大的挑战。马汉说的明白:“光有法律而没有力量就得不到公正;法律的合理与否不取决于力量,但其有效性要由后者赋予。”海权应该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包含两重含义:1.海洋权力2.为了维护前一种权力所依靠的力量,即海上力量(海军)。注:本文中提到的海权通常指所谓的制海权,以及依赖于海上力量取得的海洋权力。与海洋权利相适应,国际海洋发应运而生。以荷兰格老秀斯为首的海洋自由论和以英国的塞尔顿为代表的海洋闭锁论在17世纪开展了论战。1702年拜茵盖斯福克在《海洋主权论》中提倡以大炮极限射程3海里作为领海宽度。19世纪中后期大炮技术的进步和渔业的发展,人们对3海里领海范围的新年开始动摇。1894-1973年,是传统的二元结构的海洋制度向多级化海洋制度转化的时期。不仅限于要求扩大领海宽度,还提出设立毗连区、具有优先的渔业水域、大陆架制度、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以及海底制度等要求。1930年,国际联盟在海牙召开国际法典编纂会,领海制度被列为适合法典化的课题之一。在其筹委会准备的预案“讨论基础”中指出:领海宽度原则是为3海里、仅对历史上一直主张的国家给予承认3海里以上,沿海国家亦可在距离12海里内设定毗连区。二、从现代化建设看开发“蓝色国土”的重要性首先,海洋被誉为国际贸易的“蓝色动脉。其次,资源是国家经济的血液,而海洋资源的争夺是当前各国海洋竞争的焦点。从全球范围看,的确有不少国家从海洋中“打捞”到不少的财富、机遇与希望。第二节 亚太大国的海洋战略我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海岸,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的影响。从马六甲海峡经过中国南海到台湾海峡的东海,朝鲜海峡再到日本海和千岛群岛,这是有一条海洋战略家称之为“海上生命线”的航道,有着极其重要的经济与军事战略价值,自然成为各大国海军力量竞逐的场所。因此,分析亚太地区的主要大国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海洋军事战略及其基本走向,对于中国有着重要意义。一、冷战后美国的海洋战略冷战时期,美国海军战略主要针对苏联海军在全球范围的威胁,准备与之在公海和远洋进行决战而制定的。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美军称,地区安全形势仍然面临着危机和不确定性威胁,地区冲突、先进军事技术的扩散、“不对称”袭击、恐怖主义活动等、对美海军构成了新的挑战。1.1992年9月,为配合美冷战后军事战略大调整,美海军提出了“由海向陆”战略2.1995年,美海军在继承“有海向陆”战略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将海军战略调整为“前沿——由海向陆”,突出强调前沿存在的兵力投送在美海军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明确了美海军部队在危机各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美海军战略由冷战型向后冷战型的转变。3.1997年,克林顿政府提出了面向21世纪、具有较强前瞻性的“塑造——反应——准备”军事战略。调整后的美海军战略重新确定了美国海军的战略重点和兵力部署,但其战略重点始终如一:即以苏联海军为主要对手、以大洋为主要战场、以核力量为主要后盾、以大洋决战为主要作战样式。二、日本面向21世纪的亚太海洋新战略二战结束后,依据日本的和平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