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1 —— 2002 学年第二学期 时间 110 分钟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 课程 64 学时 4 学分 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材料 1999 级 总分 100 分,占总评成绩 70%
一、名词解释(本题 10 分,每小题 2分)
热效应
塑脆转变现象
动态再结晶
冷变形
附加应力
二.填空题(本题 10 分,每小题 2分)
主变形图取决于 ,与 无关。
第二类再结晶图是 , 与 的关系图。
第二类硬化曲线是金属变形过程中 与 之间的关系曲线。
保证液体润滑剂良好润滑性能的条件是 , 。
出现细晶超塑性的条件是 , , 。
三、判断题(本题 10 分,每小题 2分)
金属材料冷变形的变形机构有滑移( ),非晶机构( ),孪生( ),晶间滑动( )。
塑性变形时,静水压力愈大,则金属的塑性愈高( ),变形抗力愈低( )。
金属的塑性是指金属变形的难易程度( )。
为了获得平整的板材,冷轧时用凸辊型,热轧时用凹辊型( )。
从金相照片上观察到的冷变形纤维组织,就是变形织构( )。
四、问答题(本题 40 分,每小题 10 分)
分别画出挤压、平辊轧制、模锻这三种加工方法的变形力学图,并说明在生产中对于低塑性材料的开坯采用哪种方法为佳?为什么?
已知材料的真实应变曲线 , A 为材料常数, n 为硬化指数。试问简单拉伸时材料出现细颈时的应变量为多少?
试比较金属材料在冷,热变形后所产生的纤维组织异同及消除措施?
以下两轧件在变形时轧件宽度方向哪一个均匀?随着加工的进行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箭头表示轧制方向)
五、证明题(本题 10 分)
证明 Mises 塑性条件可表达成:
六、综合推导题(本题 20 分 )
试用工程法推导粗糙砧面压缩矩形块( Z 向不变形)的变形力 P 表达式,这里接触摩擦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2 —— 2003 学年第二学期 时间 110 分钟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 课程 64 学时 4 学分 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材料 2000 级 总分 100 分,占总评成绩 70%
一、名词解释(本小题 10 分,每小题 2分)
热变形
弹塑性共存定律
动态再结晶
附加应力
热效应
二、填空题(本题 22 分,每小题 2 分)
金属塑性加工时,工件所受的外力分为 和
主变形图有 种,各主应变分量必须满足条件是:
应变速度是指
平面应变其应力状态的特点是 σz =
材料模型简化为理想刚塑性材料是忽略了材料的 和
压力加工中热力学条件是指 、 、
第二类再结晶图是 、 与 关系图。
塑性图是 与 关系图。
第二类硬化曲线是 与 关系曲线。
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要经历 、 、 三个阶段。
金属塑性加工中常用的两个摩擦定律是 。
三、判断题(本题 10 分,每小题 2分)
铝棒的加热温度为 ,即挤压时的变形温度为 。 ( )
挤压时挤压杆的运动速度为 ,则挤压速度为 。 ( )
冷变形时形成的变形织构就是冷变形时晶粒被拉长、压扁而形成的纤维组织 .()
金属的塑性好,则变形抗力一定会小。 ( )
冷变形即是室温下的变形。 ( )
四、问答题(本题 36 分,每小题 6 分)
应力张量不变量或应力偏量不变量 的物理意义各是怎样的?
简述塑性加工常用的两个屈服准则的物理意义, 在 π平面上的几何表示各是怎样?它们在何种情况下差别最大?
何谓简单加载?何谓复杂加载? Levy-Mises 增量理论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基本表达式是什么?
冷热变形形成的纤维组织有何异同?如何消除?
画出挤压、拉拔、锻压三种加工方式的变形力学图。对于低塑性材料开坏,选用那一种方式有利于塑性发挥。
冷变形下列两种断面形状轧件,试问哪种送料方式变形不均匀?为什么?(图中箭头为轧制方向)
五、计算题( 7分)
已知某点的应力状态, 如下: Mpa 写出其张量分解方程及张量分解的物理意义?
六、推导题(本题 15 分)
按单一粘着区考虑,用工程法推导出粗糙砧面压缩矩形薄板时的变形应力公: 。
( 的大小为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3 —— 2004 学年第二学期 时间 110 分钟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 课程 64 学时 4 学分 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材料 2001 级 总分 100 分,占总评成绩 70%
一、名词解释(本题 8分,每小题 2 分)
最小阻力定律
温度效应
加工硬化
形变热处理
二、填空题(本题 10 分,每小题 2分)
金属塑性变形通常经历 、 、 三个阶段。
塑性加工中其工作应力、基本应力、附加应力三者的关系 .
根据塑性加工成形时的摩擦性质,摩擦可分为 、 、 三种类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