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我国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体系是依据 《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建立的。
;1.矿山应急救援管理系统
;2.矿山应急救援组织系统;3.矿山应急救援技术支持系统
;4.矿山应急救援装备保障系统
该系统的基本框架是:
国家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购置先进的、具备较高技术含量的救灾装备与仪器仪表,储存在区域矿山救援基地,用于支援重大、复杂灾害的抢险救灾;
区域矿山救援基地要按规定进行装备并加快现有救护装备更新改造,配备较先进、救灾技术设备,用于区域内或跨区域矿山灾害的应急救援;
重点矿山救护队负责省 (市、自治区)内重大特大矿山事故的应急救援,按规定配齐常规救援装备并保持装备的完好性。
;5.矿山应急救援信息系统
该系统以国家局中心网站为中心点,建立完善的抢险救灾通讯信息网络。使国家局矿山指挥中心、省级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各级矿山救护队、各级矿山医疗救护中心、各矿山救援技术研究实验培训中心、地 (市)及县 (区)应急救援管理部门和矿山企业之间,建立并保持畅通的通讯信息通道,并逐步建立起救灾远程会商视频系统。矿山应急救援通讯信息系统在国家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与国家局调度中心之间实现电话、信息直通。
;6.煤矿救护队
煤矿救护队是煤矿事故救援体系的重要组织体制之一,是处理矿井火、瓦斯、煤尘、水、顶板等灾害的专业队伍;煤矿救护队员是煤矿井下一线特种作业人员。
煤矿救护队必须认真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 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原则。;煤矿救护队的任务是:
(1)救护井下遇险遇难人员;
(2)处理井下火、瓦斯、煤尘、水和顶板等灾害事故;
(3)参加危及井下人员安全的地面灭火工作;
(4)参加排放瓦斯、震动性爆破,封闭火区、反风演习和其他需要佩戴氧气呼吸器的安全技术工作;
(5)参加审查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协助矿井搞好安全和消除事故隐患的工作;
(6)负责辅助救护队的培训和业务???导工作;
(7)协助煤矿搞好职工救护知识的教育。
; 煤矿救护队的组织: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救护大队应由不少于2个中队组成,是本矿区的救护指挥中心和演习训练、培训中心。煤矿救护中队是独立作战的基层单位,由3个以上的救护小队组成。救护小队是执行作战任务的最小集体,由9人以上组成。
;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1.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的概念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一2000)中关于重大危险源的定义是: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
2.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3.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 《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时,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其计算公式为
q1/Q1+ q2/Q2+???+ qn/Qn≥1
式中 q1、 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实际存在量,t;
Q1、Q2 、???、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临界量,t。
若计算结果满足上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二、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1)资料收集。
(2)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3)划分评价单元。
(4)安全对策。
; l·政府部门对于重大危险源的宏观监控
(1) 进行普查、分级,并制定有关重大危险源监察管理法规的基础上,明确对于危险源的管理责任、管理要求,促使企业建立重大危险源控制机制,确保安全。
(2)实施分级管理,针对不同级别确定规范的现场监督方法,督促企业执行有关法规,建立监控机制,并督促隐患整改。
(3)建立健全新建、改建企业重大危险源申报、分级制度,使重大危险源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4)在各地开展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全国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信息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