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蝶恋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蝶恋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晏殊《蝶恋花》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品鉴意象和语言,感受“离愁别恨”之情感。 学习方法 1、运用美读法,引导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沉潜到作品的深处,整体感知本词的情感和意境。 2、通过诵读、合作、探究,让学生体悟主人公浓浓的离别苦。 预习提示 1、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 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集政权、军权于一身,兼文武二职的宰相,进入了人生的巅峰阶段),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词作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吟弄风月,风流蕴藉,温润秀洁,亦颇有意味深长者。有《珠玉词》。 2、解题 这首词选自《全宋词》,“蝶恋花”是词牌名。这是一首写离别相思的名词。上片写景,借景传情;下片写人,写闺妇的相思与期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古人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伤别离,古人留下了多少让后人唱咏不尽的名篇佳作。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王昌龄: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月是长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晏殊写离别的名篇《蝶恋花》,来感受他浓浓的离别之情。 出示“学习目标” 品鉴意象和语言,体会“离愁别恨”之情感。 出示“学习环节” 浅味,认知文本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全词。 诵读时注意三个方面: 1、读准字音和句读; 2、读出节奏; 3、划出不理解的词。 给下列划横线的词注音: 槛菊( ) 不谙离别苦( ) 彩笺( ) 品味,鉴赏特色 如果让你给这首词画一幅画,你会画上什么呢?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师明确:本词给大家描绘了一幅烟笼秋菊,露滴兰草,双燕齐飞,明月参照,绿树凋零,人倚高楼的深秋破晓图,这样的图景给你什么感觉?用词语概括。 比如:寂寞、惆怅、凄凉、怅惘 师:“诗言志,词言情”。本词传达的是什么情感呢?请同学们迅速从词中找出抒发主人公情感的词语。 明确:离别苦。(词眼) 师:词中是如何体现离别苦的? 师:请同学们找出最能传达离别苦的句子加以鉴赏。 鉴赏角度: 1、炼字; 2、意象; 3、手法。 赏析: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深味,感受婉约美 晏殊词具有清丽淡雅、深婉含蓄、情中有思的风格,此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 晏殊,作为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能创作诗,有神童之称。少年得志,一生仕途顺利,享尽富贵,但优裕闲逸的生活和多愁善感的个性,使他常常反思和体悟人生,因而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温婉清丽”之中有着沉着的内容,不同于之前婉约词的轻浮、浓艳。 晏殊名句: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拓展深味晏殊《浣溪沙》:赏析《浣溪沙》,进一步感受晏殊词风格。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作业: 观看视频《子午书简.宋十家之晏殊》。 一、课标分析 中国的古典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古典诗词更是其中的一泓隽永流淌的清泉,千百年来荡涤和陶冶着人们的心灵。古典诗词教学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古典诗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除了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苏教版)中选了部分诗词外,还把《唐诗宋词选读(选修)》(苏教版)纳入了中学语文教材。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创新。在语文教学方面,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改革日渐高涨的呼声中,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潮流面前,对古典诗词进行美育教学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对古典诗词进行美育教学,不仅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理念,对现行古典诗词教学进行美育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本位论出发用美的朗读、美的讲解、美的教态等感染学生,启迪学生,影响学生。 从学生本位论出发,还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感受美,体悟美,让自我融入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从而获得高尚情操及趣味的熏陶,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从教材出发,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