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城一小学工程设计总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4 - 设 计 总 说 明 1 工程概况 1.1任务由来 受重庆巴源投资有限公司(业主)委托,我公司对高职城一小学工程边坡治理工程进行方案设计,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本设计阶段为方案设计。 1.1.1、环境边坡 根据建筑设计方案,按设计地坪标高及设计地下室标高平场后,高职城一小学工程地块北侧将形成139m的土质边坡,最大高度约5m; 东侧将形成96m的土质边坡,最大高度约7m;南侧将形成70m的土质边坡,最大高度约6m;西侧由于修建道路不存在边坡。为确保边坡安全,需进行边坡支护设计,本次设计阶段为方案设计阶段。边坡的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为永久性边坡,使用年限为50年。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1.2、基坑边坡 高职城一小学工程地块内部形成一圈土质基坑边坡,基坑总长度约164m,基坑边坡最大高度约5m。该基坑边坡治理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为临时性边坡,使用年限为2年。 1.2边坡工程概况 该项目边坡为土质边坡,根据建设场地地块对拟建边坡进行区分,高职城一小学地块环境边坡分为A~D共4段,高职城一小学地块基坑边坡整体为10段,位置见平面图,场地环境边坡统一按永久支护处理,其余基坑边坡均按地勘建议坡率做临时放坡处理,各段基本情况见下表1.2。 表1.2.1 环境边坡基本情况一览表 边坡编号 长度(m) 最大高度约(m) 边坡类别 控制剖面 支护形式 AB 139.3 5.3 土质边坡 19剖面 重力式挡墙 BC 95.8 6.6 土质边坡 9剖面 重力式挡墙 CD 70.3 6.1 土质边坡 19剖面 重力式挡墙 表1.2.2 基坑基本情况一览表 边坡编号 长度(m) 最大高度约(m) 边坡类别 控制剖面 支护形式 ab 43.7 5.4 土质边坡 6剖面 临时放坡+喷射50mm厚C20砼护坡 bc 11.9 2.9 土质边坡 13剖面 临时放坡+喷射50mm厚C20砼护坡 cd 13.0 4.9 土质边坡 9剖面 临时放坡+喷射50mm厚C20砼护坡 de 43.5 0.7 土质边坡 13剖面 临时放坡+喷射50mm厚C20砼护坡 gh 47.2 2.8 土质边坡 7剖面 临时放坡+喷射50mm厚C20砼护坡 hi 29.9 2.8 土质边坡 16剖面 临时放坡+喷射50mm厚C20砼护坡 ij 17.5 2.7 土质边坡 6剖面 临时放坡+喷射50mm厚C20砼护坡 ja 13.2 5.4 土质边坡 6剖面 临时放坡+喷射50mm厚C20砼护坡 1.3上阶段意见及执行情况 详见结构专业设计说明。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自然地理 2.1.1、地理位置及交通 拟建项目用地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高职城大道,临近市政道路,交通十分便利,汽车可直达现场。 2.1.2、气象水文 勘察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较少的气候特点,常年平均气温18.3℃,最热月(8月),极端最高气温44.3℃(2006年8月15日),多年年平均气温27.5℃,最冷月(1月),极端最低气温-1.8℃(1925年12月15日)。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雨量1185mm,多年最大年降雨量1990.0mm,多年最小年降雨量783.2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且常有雷阵暴雨。多年平均蒸发量1138mm。春冬多雾,雾日最长达148天。因大气污染,时有酸雨、酸雾发生。常年风速较小,年平均风速1.1m/s,最大风速28.4m/s,以偏西北风为主。场区气候全年可施工作业。 拟建场地内无冲沟、河流等大型地表水体,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2、地形地貌 勘察区原始地貌为构造剥蚀斜坡地貌,地形一般坡角2~25°,现经过人工改造,大多已平场,局部为陡坎,场地现状基本被第四系人工填土层所覆盖。勘察期间,拟建场地和地形图所示基本一致,高程约介于286~245m之间,相对高差约41m。 2.3、地质构造 勘察区位于南温泉背斜西翼,岩层呈单斜状产出,无区域性断层通过,构造条件简单,岩层产状:287°∠67°,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通过地面地质调绘,发现有2组裂隙存在: LX1:产状为13°∠72°,裂隙发育长度2.5m,裂面较平直,微张,无充填,裂隙发育密度为1.2 m/条,结构面结合很差; LX2:产状为129°∠61°,裂隙发育长度2.0m,裂面粗糙,凹凸不平,闭合,无充填,裂隙发育密度为0.3 m/条,结构面结合很差; 经调查:场地两组构造裂隙结合很差,均属软弱结构面。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附录A.0.3表及野外鉴别,场地范围内岩体结构面主要为裂隙面,裂隙组数为2组,结合很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