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中国人何时自称“炎黄子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人何时自称“炎黄子孙” 帝制时代与“黄帝”有关的攀附或排斥,都只是皇权游戏而已 日前,围绕“黄帝祭拜”,发生了一场论战。论战双方,身份横跨政学两界,虽然都承认“黄帝是整个民族公认的标记和符号”,却各秉“学术”见解,一方主张祭拜应去“黄帝故里新郑”搞,另一方则主张应在“陕西黄帝陵”办。①回顾黄帝成为“整个民族公认的标记和符号”的历史过程,不难发现,这种争论其实没什么意思。 为大一统王朝的“维稳”需要,《史记》将之前所有帝王及部族都说成“黄帝”的血脉 “黄帝”这个人物,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春秋以前的文献,像《诗经》、《书经》,所载最古老的帝王是禹,没有黄帝;稍后一点的《论语》、《墨子》、《孟子》,所载最古老的帝王,是尧、舜,也没有黄帝。②到汉代,司马迁父子综合战国以来对“黄帝”的各种描述,出于“五德始终说”的现实政治需要,才将其当作帝王谱系的第一位,写入了《史记》当中。此外,《史记》还以“黄帝”为始祖,构筑了一套“完整”的帝王血脉传承体系,不但尧、舜、禹是黄帝后人,连被视为“戎狄”的秦、有“蛮夷”之称的楚,与西汉连年交战的匈奴,都不例外。略言之,《史记》中所有的帝王及部族,都是“黄帝”的血脉。这种刻意给所有部族提供一个共祖的做法,显然是为了满足大一统王朝“维稳”的需要。③ “蛮族”政权进入中原,常抛弃祖先传承改称黄帝后裔;但后金、蒙古、满清拒绝这样做 民国历史教科书中的几种比较主流的黄帝肖像图 《史记》开此先例之后,新兴的“蛮族”政权一旦势力深入中原,也常选择抛弃原来的祖先传承,转而宣传自己是“黄帝”后裔,以弱化外族征服者的身份。像鲜卑慕容氏,“自云高阳氏(黄帝嫡孙)之苗裔”;建立辽的契丹,自称“炎帝之后”、“轩辕后裔”。唯金之女真、元之蒙古、清之建州,都无意自诩黄帝之后,甚至公开拒绝中原士人所提出的改认祖先以利统治的建议。④这种拒绝,既因为其自身统治实力强大,也因为帝制时代中国的政治重心,不在“黄帝”,而在“孔子”;不在种族血脉,而在儒学传承。譬如雍正、乾隆都强调:“华夷之别”只在于文化,与种族无关。 上述种种与“黄帝”有关的攀附或排斥,都只是皇权游戏。中国人开始普遍自称“炎黄子孙”,“黄帝”成为国人的“共同祖先”,其实是很晚的事情,与梁启超等人的救亡图存活动有密切关系。 近代,“种族主义救中国”思潮兴起,“黄帝”遂成为国族共祖 在“戊戌维新”之前,梁启超等人的救亡法宝,仍然是孔子及其儒学,只不过他与康有为把儒学改造成了“儒教”,认为经过“康党”改造过后的“儒教”,可以与西方的基督教相抗衡;其目的,也是“治天下,而非治一国”,梁启超说得最明白,“我辈宗旨乃传教也,非为政也;乃救地球及无量世界众生也,非救一国也。一国之亡于我何与焉”——我们的核心工作是传教,不是从政,是拯救世界,大清国的存亡一点都不重要。④ 戊戌维新失败后,梁启超等人接触并信奉“种族主义”,“黄帝子孙”的说法开始盛行 维新失败后,梁启超等人流亡海外,眼界稍有开阔,救亡的法宝,逐渐从“孔子”和“儒学”,变更为“黄帝”和“种族主义”。不过,梁启超等人当时的“种族主义”思想,在今天看来有许多很荒唐的地方。譬如,1897年6月,梁启超在文章中写道:“彼夫印度之不昌,限于种也。凡黑色、红色、棕色之种人,其血管中之微生物,与其脑之角度,皆视白人相去悬殊。惟黄之与白,殆不甚远。故白人所能之事,黄人无不能者。日本之规肖西法,其明效也。日本之种,本出于我国。”⑤康有为的“种族主义”思想更极端,他认为只有白种人和黄种人有资格谈平等,至于那些“性情太恶”的棕、黑种人,应该“饮以断嗣之药绝其种。”⑥既倡导种族主义,“孔子”自然不合用,所以“黄帝”应运而兴,1899年,康有为在加拿大对华侨演说,开口即称:“我国皆黄帝子孙”。 维新派口中的“黄帝子孙”包括满人在内;革命党人则拒绝承认满人是“黄帝子孙” 不过,康、梁口中的“黄帝子孙”,和革命党人口中的“黄帝子孙”有所不同。康、梁认为,从种族、血统上来讲,满、汉同属黄帝的后裔。但革命党人拒绝承认满族是“黄帝子孙”,邹容公开说满族乃是“西伯利亚人种”,章太炎说则强调纯血统的黄帝后裔不存在,黄帝后裔指的是被华夏历史同化的所有种族,但满人拒绝同化,高高在上以外族统治者自居,所以他们不能算“黄帝子孙”。⑦ 受西方学者影响,章太炎、宋教仁、梁启超等人还曾“论证”黄帝的家乡,在遥远的巴比伦。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同祭黄帝,图为蒋介石手书“黄帝陵”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维新派与革命党知识分子,之所以对“黄帝”情有独钟,还有一层很重要的背景,那就是这些流亡知识分子,在日本接触到了拉库伯里(Terrien de Lacouperie)的学说。拉库伯里认为,“黄帝”其实是两河流域的一位君主尼科黄特(Nakhunte),后率部族东迁,越过昆仑山,辗转来到中土定居。这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