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防护教材[1].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气安全防护技术 第一章 煤气基础知识第一节 煤气、煤气种类及其组成煤气:是煤、焦碳、含碳物质经过干馏(热解)、气化、氧化、还原等反应生产的含有多种成分的混合气体。煤气分类(按煤气的来源分类) 干馏煤气——包括焦炉煤气、连续式直立炭化炉煤气。 气化煤气——包括发生炉煤气、水煤气等。 副产煤气——包括高炉煤气、转炉煤气、铁合金炉煤气等。表1—1 常见煤气组成及性质表煤气种类成分性质W(CO)/%W(H2)/%W(CH4)/%W(CmHn)/%W(O2)/%W(CO2)/%W(N2)/%相对密度焦炉煤气5—855—6023—282—40.4—0.81.5—33—50.363无色,有臭味高炉煤气23—302—40.2—0.5约1<0.816—1851—560.9—1.1无色,无味转炉煤气60—70<1.5<215—2010—20无色,无味第二节 煤气的危害特性 易中毒 各种煤气中均含有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但一氧化碳可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导致组织缺氧,造成中毒,俗称煤气中毒。 易着火 煤气中含有H2、CO、CH4、CmHn等可燃气体,当生产、储存、输送煤气的设备和管道发生煤气泄漏,在遇明火、高热、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电火花、雷击等火源时容易引起着火事故。 易爆炸 当煤气与空气混合,其混合气体达到煤气爆炸极限时,遇到火源其爆炸性混合气体会发生爆炸。 腐蚀性 当煤气温度底于煤气露点时,煤气中含有的水分会析出冷凝水。水与煤气中含有的少量H2S、HCH、CO、萘、焦油等杂质作用,生成硫酸、氢氰酸和碳酸,对煤气管道产生腐蚀,成为管道腐蚀诱因。尘毒慢性危害尘毒慢性危害主要表现在炼焦产生的荒煤气,包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多环芳烃、苯、氨、吡啶、酚类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有害气体可造成人体慢性中毒。 第二章 煤气中毒事故预防与急救第一节 煤气中毒的概念及侵害途径一、煤气中毒概念 在劳动过程中,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叫职业中毒。工业生产和使用的煤气大多含有较高的CO,CO是一种窒息性毒气,是引起人体中毒的主要气体,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即指CO中毒。二、侵害途径 有害有毒气体侵入人体的三种方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侵入人体:煤气中毒(CO),就是CO气体通过呼吸道方式侵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的。皮肤侵入:人的皮肤有许多毛细血管与体内相通,NH3、H2S(氢硫酸)等有毒气体就是通过皮肤毛细血管侵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的。口腔侵入:有些可溶性气体,如NH3(氨气)、硫化物气体等,形成溶液,通过口腔侵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三、一氧化碳中毒机理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体,所以空气中散布有CO时很难被人发觉,而且相对密度(0.967)与空气接近,能长时间的混在空气中。一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毒气,属二级毒物,一氧化碳被吸入后,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由于它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O2大200—300倍,故人体吸入CO后,即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又不易离解,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影响了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碍了氧的释放,造成全身各组织缺氧,甚至窒息死亡。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2g/m3,短时间可致人死亡。四、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1、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指一个工作日或更短的时间内接触了高浓度毒物所引起的中毒。 表2—1 空气中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程度CO在空气中的含量/%报警仪显示信号/(cm3/m3)吸入时间和中毒症状0.02200吸入2—3h,轻微头痛0.04400吸入1—2h,开始前额痛,吸入2.5—3.5h后脑痛0.08800吸入45min,头昏恶心、痉挛;吸入2h,失去知觉0.161600吸入20min,头痛恶心;吸入2h,死亡0.323200吸入5—10min头痛;吸入30min死亡0.646400吸入1—2min,头痛;吸入5—10min,死亡1.2812800吸入即昏迷,1—2min,死亡随一氧化碳在作业场所的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其中毒症状逐渐加重,表现如下。1)轻度中毒。吸入一氧化碳后出现头痛、头昏、头沉重感,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耳鸣、心悸、神志恍惚。稍后,症状便加剧,但不昏迷,离开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能很快自行恢复。2)中度中度。除上述症状加重外,面部出现樱桃红,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大小便失禁,昏迷。大多数病人经抢救后能好转,不留后遗病症。3)重度中毒。多发于一氧化碳浓度极高时,患者很快进入昏迷,并出现各种并发症:脑水肿、休克或严重心肌损害、肺水肿、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如能救也留有后遗症,如偏瘫、植物神经混乱等。2、慢性中毒慢性中毒是指长时间不间断接触某种较低浓度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因个体原因而异,其总的症状出

文档评论(0)

老师驿站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做教案,有问题私聊我

认证主体莲池区卓方网络服务部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FXTU3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