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文化节策划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团文化节活动方案 目录 TOC \o 1-3 \h \z \u 序言 一、活动名称 二、指导思想 三、活动宗旨 四、活动时间 五、活动地点 六、活动对象 七、活动准备 八、活动内容 (一)、开幕式 (二)、活动内容 九、活动时间安排: 十、经费预算 十一、活动后期工作.................................................................... 序言 冬日的煦阳踏着轻盈的步伐,敲碎廖无生气的沉寂,夹杂着丝丝暖意与欢喜,来到我们身边。在冬天的脚步悄悄走进我们身边的时候,也带着那么一丝兴奋,一丝肃穆,我们迎来了建团90周年,我们也迎来了第十二届社团文化节 校园文化节是丰富学生社团活动,规范学生社团工作,扩大在校内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文化成果展示和评价的有效形式。文化节,不仅是对同学一次表演能力的检阅,更是为展现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文化节的开展,有利于我们发掘潜力, 发挥个性特长;有利于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推动我校,加速我校的发展进程。 主办单位:浙江交通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承办单位: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各学生社团 活动对象: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学生社团会员 活动时间:2012年3月——05月 赞助单位:(待定) 一、活动名称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二届社团文化节 指导思想 以“励志力行”的校训为指导,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院的和谐稳定,发挥团队力量,提升创新意识,推动“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为学院的新发展而努力奋进! 三、活动宗旨 与青春齐飞扬,同交院共奋进! 四、活动时间 2012年3月——2012年6月 五、活动地点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及校外相关合作场地 六、活动对象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全体社团会员 活动准备 设备准备: 1、人员分工安排 2、电源、音响、桌椅、电脑等设备的准备 3、宣传部准备海报、宣传画等 4、信息部准备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 宣传: 1、海报宣传 2、传单宣传 3、走寝宣传 4、通知二年级学院学生干部宣传 八、活动内容 (一)、开幕式 1、歌舞表演 2、主持人讲话 3、各协会开场表演节目 4、社联领导讲话 (二)、活动内容 1、——娱乐、体育方面 为鼓励体育类社团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球类社团,竞技类社团,文艺类社团,体育类社团等将在此篇倾情为文化节举办各类综合运动趣味嘉年华.让我们舞动青春,挥洒汗水,风风火火张扬我们无限的激情.相信将奉献给全校师生一次热血澎湃的运动之旅! 文化节将为艺术类社团提供广阔的舞台,使其争奇斗艳展现异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辐射艺术光辉.那边有一首歌为你唱响,这边有一幅画为你而作,有多份精彩为你而制,让我们在个性张扬中享受艺术无穷魅力!我们要荡起一帆驶向远方那不停召唤的梦,或细雨丝丝,或雨帘如织,或意兴阑珊,凡此种种在宜人的秋意靓影中为您娓娓道来! 主要参与社团:街舞协会 吉它协会 舞蹈协会 轮滑协会 羽毛球协会 足球协会 健美操协会 乒乓球协会 跆拳道协会 ——道德、扶助方面 各社团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在校同学心中中树立一个鲜明的道德标尺。一个社会要健康有序发展,一个国家要实现文明兴盛,都离不开正确的价值导向、共同的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就是要昭示同学们,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无论社会怎么变迁,雷锋身上所体现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意志品质,所体现的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宝贵精神,都是我们所需要的、应当大力倡导的;就是要激励同学们向雷锋同志学习,像他那样,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倡导者,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大力倡导助人为乐的幸福观,用实际行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主要参与社团:全体社团成员与同学 ——创意、发明方面 社团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展现了 学生的创新水平,也激励了学生平时更加注重自己知识的积累和创新能力的 培养,学生们原来对学校发明创造活动的不理解、不愿意参加,如果“人人 兴趣浓,个个争当发明家”。那么就既能培养学生参加发明创造活动的兴趣, 又培养了观察能力,学生看事物能更全面、更具体、更能把握其共同性。结 果表现为:①学生的“问题”多了。②“动手”的兴趣浓了。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