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水利工程地质复习资料一、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目的和主要容
工程地质学	调查、研究、解决与各种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它是以地
学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应用数学、力学的知识和工程学科的技术与方法来解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有关的地质问题。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课程中研究、讨论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都是围绕工程地质条件来进行。自然地质环境与建设工程的矛盾 性。
工程地质学的目的:
查明各类工程建筑区的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物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对建筑区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方法、措施,保证建筑物的选址正确、设计合理、施工顺利、经济节约及工程完工后运行安 全。不同的地区,(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工程类型各不相同,在设计阶段工程地质条件的各方面并不是等同的,而且要有主有次,其中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器主导作用。但在一些情况下,地形地貌或水文地质条件也可能是主要因素。水利工程地质 ---------	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所谓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了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作用	2 个方面:
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	;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及天然建筑材料共六个方面。
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建筑有制约影响因素,反之工程建筑又改变了建筑区的地质条 件,二者是相互制约的。建筑物完工之后,地质条件的改变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必须要考虑、研究、进行预测。
工程地质作用	---------	地质条件的变化
建筑物建成之后,地质条件发生了改变,对建筑物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如水库诱发地震、不均匀沉降对楼房的危害等。
无论是工程地质条件还是工程地质作用研究解决的问题都是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效益。
(1)工程岩土学(	2)工程动力地质学(	3)工程地质勘察(	4)区域工程地质学(	5) 环境工程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关系密切的主要学科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
貌学、水文地质学	-------	地学学科的分支。工程地质学的分支学科二、工程地质学的任务和在工程建设中的意义
工程地质学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公路、铁路、桥梁建设、工民建都要应用到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是:(	1)评价工程建设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2)预测、分析在工程建设及完工之后可能发生的环境变化;(	3)选择最佳场地和克服不良现象采取的工程措施,包括环境的保护等;(	4)提供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所需的工程地质资 料。
工程地质学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主要任务	:
选择最优良的建筑地址;
查明建筑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物理地质作用;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建筑物的结构类型、施工方法既注意事项等;
提出防治、改善不良地质现象的方案措施。三、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成就与发展
人类修建水利工程可以追索到公元前。我国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公元前	250 年就
开始修建,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是公元前	485 年修建。这些工程都需要一定的地质知
识。到 20 世纪 20 年代工程地质学才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位于长陵峡中段,坝址在省市三斗坪,设计正
常蓄水位 l75	米,总库容 393 亿立方米。建成后,它不仅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
益,还将为世界水利水电技术和有关科技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在我国,工程地质学科是在建国之后得到飞速发展,在各项工程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第一章
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平均半径	6371km。在地球表面向下	30---40km	和 2900 km
有两个分界面,称之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两个界面把地球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地核 -------	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部分。厚度约	3470km,主要由铁镍物质等组成。
地幔	介于古登堡面和莫霍面之间的部分,依据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又分为上、下
地幔。组成物质上地幔为多含	Fe、Mg的硅酸盐矿物组成,下地幔为	FeO、MgO的含量更高。
地壳 ----	地球的表层的固体部分,厚度变化很大。海洋地壳厚度较薄,平均厚度	5---
-6km,陆地地壳平均厚度约	33 km。最厚的地壳是在我国的喜马拉雅山其厚度	70—
80km。地	球
地球是一个特殊的物理化学系统,它有别于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不但有生物圈和生命
的长期作用,有液态水圈和氮	氧形成的大气圈,还有岩石圈的板块运动。从而决
定了地球系统特有的物质运动与元素行为特征。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有	100 多种,各元素含量极其不均匀,其中最主要的有	10 种,占地壳总质量的	99.96%。美国化学家克拉克应用陨石类比法的分析统计,它们是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钛氢。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是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