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 与礼乐文化精神
lowbar;诗经lowbar;与礼乐文化精神
2021年7月胜利油田党校学报July.2021
第21卷第4期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ShengliOilfieldVol.21No.4
《诗经》与礼乐文化精神
王 静①,王会荣②
(1、胜利油田高培党校,山东东营257045,2、胜利油田胜中社区管理中心,山东东营257002)
【摘 要】 在我国古代庞大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几乎每一种性质的思想文化都有其相应的文学、相互渗透,甚
至彼此融合。:在,如果说祭宴饮诗属于礼乐思想文化体系,是对于礼乐文化的认同。
【关键词】 《诗经》;礼乐文化;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 B21 【文献标识码】 (—02
《诗经》。代说,;从作者说,它包括了当时社会不同身份、不同社会经历以及不同性别的作者的创作;从体裁上说,它包括了抒情、叙事、讽喻、颂赞等各种文学样式。而题材内容更是多种多样,有的写政治、农事、狩猎、行役、战争、宴饮、祭事、歌舞;有的写爱情、婚姻、民俗,而且形象极为生动,美妙动人。它就像当时社会的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一个精金美玉杂收并蓄的五光十色的宝库,丰富多彩,眩人耳目。
《诗经》的巨大价值,更在于它反映社会层面的广阔。它虽产生在文字、文化主要掌握在上层贵族文人手中的古代社会,但由于当时统治者的特殊需要和“采诗”制度的存在,从而保存了大量的反映中下层社会的作品。《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和“雅”诗中的一部分,多是产生于各地的民间诗歌,这些诗歌题材广泛,贴近现实生活,成为我们今天了解两千年前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社会习俗、精神面貌的可靠史料,这是遗存下来的其它文献古籍所不可及的。《诗经》中“十五国风”,共收一百六十篇作品,大部分是民歌。关于“雅”,历代的解释更加纷繁。《毛诗序》说:“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另外,关于“雅”还有种种解释,如有人认为“雅”字古与“夏”字通,西周王畿(镐京一带)本称夏,周初人常自称夏人,所以产生在西周王畿附近的乐歌便称“夏歌”,亦即“雅歌”。
其实,“雅”就是“正”的意思,“雅乐”就是“正乐”,是相对于地方乐而说的。把周天子建都的王城附近之乐称为正乐,是出于当时的尊王思想。至于为什么把“正乐”称“雅”,这是因为古代有所谓“雅言”的说法,“雅言”就是标准话、通行语的意思。例如《论语?述而》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当时各地方言不一,因此以王城附近的话为通
行语,王畿之乐也就称“正”、称“雅”了。“雅”又有“大雅”、“小雅”之分,这大约与它们产生的时代有关。“小雅”中的诗在时代上比“大雅”晚,风格上比较接近国风,可能正是音乐上受到“风”诗的影响而有所变化,不同于旧的雅乐,因此才做了大、小雅的区分。大、小雅多数是贵族文人作品,也有一部分是民歌。“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共计一百零五篇。
关于“颂”,《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就是说,颂就是赞美王侯的功德,把他们的功业祭告于神明之前的意思。从颂诗的用途和性质上看,这样说,基本是正确的。宋代朱熹在《诗集传?颂序》上说:“颂者,宗庙之乐歌。”朱熹说“颂”诗本身也是一种“乐歌”,是供王侯祭祀宗庙时用的。比《毛诗序》进了一步。清代学者阮元,从训诂学的角度,考察“颂”的本义,说“颂”字
(跳舞的样子)的意思。即“容”字,也就是“舞容”
儒家主张人应该“内外兼修”,礼乐文化的分工,是礼内、乐外。人的外在的言谈举止,要通过“礼”来加以规范;而内在的德性以及和谐的性情,则要通过“乐”来提升。内在德性的提升比较困难,可能需要一生的努力才能达到,而外在的行为举止比较容易规范。为了便于大家修身,儒家制定了一套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就是通常所说的“礼”,拿来教育大众。《礼记》说:“礼者,理也。”就是这个意思。你每天践行礼仪规范,不仅可以端正行为,而且可以反过来促进你内心的修养,使你的德行内化。我们知道,许多宗教都有仪式,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有复杂的仪式和戒律,它们的目的也都是要让人在践行的过程中,强化内心的信念。形式虽然彼此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儒家认为,涵养心性,最好的方法就
Ξ【收稿日期】 2021—06—09 【作者简介】 王 静(1972-),女,北京人,胜利油田高培党校文史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ShengliOilfield
是听德音雅乐。古代的文人都喜欢抚琴,有的还要燃上一支香,它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陶冶心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Windows 10+WPS 365]》教案 项目三 数据洞察——WPS电子表格处理.docx VIP
- 23CJ87-1 采光、通风、消防排烟天窗(一)(1).pdf VIP
- 高中数学情境化教学中的AI辅助教学策略研究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水稻机收减损技术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第二章-品牌管理基础课件.ppt VIP
- 三年级英语经典测试题听力及答案.docx VIP
- 机械制图习题集刘合荣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Windows 10+WPS 365]》教案 项目二 文字管家——WPS文档处理.docx VIP
- 延迟焦化之分馏系统.pptx VIP
- 智能护理:人工智能驱动的医疗创新.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