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谷雨散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散文 【篇一:诗说节气 谷雨】 诗说节气 谷雨 徐廷华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 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 香茗坐其间。 ”这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咏谷雨的一首《七言 诗》。诗中表达了在不起风、不下雨的晴和天气里,翠竹刚才吐出 新叶,夜晚微凉,友人到访,与之论诗作画、品茶赏竹的美好意境。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今年谷雨为 4 月 20 日。谷雨,顾 名思义,播谷降雨是也。如《群芳谱》所言: “谷雨,谷得雨而生 也。 ”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 结束,气温上升加快。谷雨时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 生长。民间农谚有 “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忙种棉 ”“谷雨前后, 种瓜点豆 ”等句。除了郑板桥的那首颇闻名气的谷雨诗外,古代诗人 还留下了不少写谷雨的佳作。 有借谷雨即景寄怀的: 孟浩然在《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诗中云: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 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 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 许浑的《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诗说: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 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 故园荒薜萝。 ” 唐寅《牡丹图》诗道: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平康脂 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 谷雨时节正是新茶上市之际,诗人们常会围桌品茗吟诗: 林和靖的《尝茶次寄越僧灵皎》一诗写道: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 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瓶悬金粉师应有, 筋点琼花我自珍。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 清乾隆皇帝也写了首《观采茶作歌》: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 官经理;今天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由来贵 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 毕竟是皇帝,那口气实在是大。 写得最美的要数宋代诗人仇远的一首《浣溪沙》词,活脱脱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词云: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 弄晴时。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 “浮云荣华客心寒,故乡空怀紫牡丹。谷雨毋须添国色,江南上巳杜鹃看。 ”这是现代诗人吴藕汀写的一首《谷雨》诗。整首诗描述了谷 雨时节的诸多光景,给人以联想,思绪也随着走进 “百般红紫斗芳菲 ” 的意境里,走进那柳树飞絮、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的浓 浓春意中。我特别喜欢这首诗,仍是早年抄在笔记本上的。因为谷雨时节于自然界是生百谷,于人则生梦想。 【篇二:中华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 中华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 长河里,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世 世代代传承的传统文化。俗话说: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农业。智慧而又勤奋的 华夏儿女在实践中不断对自然认识并总结出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经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就是集结了众多劳感人民智慧的结晶。现在的年青人可能很难背出二十四节气歌,有的甚至不知二十四节气为何物,但二十四节气却 “默默 ”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一套时间体系。 二十四节气源于我国的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时期,聪慧的先人利用土圭测日的方法,定下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大节气。之后,通过农业生产的实践,不断地改良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达成确立,成为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除了指导农业生产外,业已潜移默化为中国大众灵魂深处的一种情结。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成为了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已融入节日的气氛;夏 至、暑伏也与平时生活紧密相连。民间盛传的 “冬至饺子、夏至面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等说法,正是这些节令伴有 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的详细展现。同时,我们还能够从一种文化的 切面来触及一个节气:立春的迎春祭祀、雨水的中华雨文明、惊蛰 的春耕图腾、清明的家国情怀、谷雨的茶文化 ??2006 年 5 月 20 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农历二十四节气 ”被列入国家级 “非遗 ”名录。 2014 年 4 月中国文化部正式启动 将“二十四节气 ”列入结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的申报工作。 二十四节气,不只是我国传统生活方式的诗意呈现,更体现着先

文档评论(0)

150****09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