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裂头蚴病_Pi Xia Lie Tou You Bing.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文档 PAGE PAGE 1 皮下裂头蚴病_Pi Xia Lie Tou You Bing 一 概述 皮下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寄生于人体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多见于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我国以广东、吉林、福建多见。多因在流行区吃生蛙、蛇肉,饮生水,或用蛙肉、蛙皮敷疮、敷眼而感染,临床表现为游走性皮下结节或肿块。 二 病因 曼氏叠绦虫成虫寄生在猫、狗、虎等食肉动物肠道中,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水中孵出钩毛蚴,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虱吞食在其体内发育成原尾蚴,含有原尾蚴的剑水虱被第二中间宿主蝌蚪吞食,原尾蚴进入皮下和肌肉组织发育成裂头蚴,当蝌蚪发育为青蛙时,裂头蚴移居到蛙的大腿、小腿肌肉处寄生。如蛙被蛇、鸟等吞食后,裂头蚴穿过肠壁,移居至腹腔、肌肉或皮下连续生存。人可成为第二中间宿主、转续宿主或终宿主。如将蛙肉贴敷于眼、伤口、脓肿上,蛙肉中的裂头蚴因趋温特性而自创口侵入人体;进食未熟的蛙、蛇、鸟或猪肉,裂头蚴经口入肠,最终移行到皮肤;或是吞食活蝌蚪、喝生水或游泳等误吞入含原尾蚴的剑水虱,原尾蚴通过肠壁进入腹腔、皮肤、肌膜等处,约经20天发育为裂头蚴,寄生在肠腔和皮下组织。 三 临床表现 1.皮肤表现 皮损为位于躯干或四肢皮下的黄豆至核桃大的炎性游走性肿块结节,圆形、柱状或线形,中等硬度,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数目为1~2个,可有瘙痒及虫爬感,亦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如合并感染,则可消失红、肿、热、痛等症状,有时消失荨麻疹。 2.眼部表现 表现为眼睑红肿、眼睑下垂、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微痛、奇痒、有异物感或虫爬感,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多为单眼感染,可反复发作,多年不愈。若裂头蚴自行逸出,则可渐渐自愈。如裂头蚴寄生在眼球可导致眼球突出,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玻璃体浑浊、白内障、痛苦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四 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 2.活组织检查 眼睑和其他部位消失皮下游走性结节,皮下包块和眼睑结节活检可找到虫体。 3.病理检查 显示嗜酸性肉芽肿,可见夏科-雷登结晶。移动肿块病变中心为虫体横切面。采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可帮助诊断。 五 诊断 在流行区有吃生蛙、蛇肉史及饮生水或用蛙肉、蛙皮敷疮、敷眼病史,患处消失游走性皮下结节或肿块,结节活检找到虫体,即可确诊。 六 治疗 皮下组织及眼裂头蚴病以手术摘除虫体为主。手术需水肿减轻、硬结形成后进行,取出虫体。一般病例手术后可赐予吡喹酮治疗,同时用激素类药物以减轻因虫体破坏所致的过敏反应。 七 预防 加强卫生宣扬训练,不吃生蛙、生蛇肉,不饮生水,避开用蛙肉、蛙皮敷伤口及眼,切生肉、熟肉的刀和菜板须分开。

文档评论(0)

130****04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