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教态对学生有何影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的“教态”对教学效果有什么影响 演员都很重视自己在舞台上的形象,教师也应该重视自己的讲台形象。当然,教师与演员的任务不同,讲台与舞台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是,二者之间至少有这样一个共同点:都是处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手投足,都是诉诸台下诸君的信息,都会给他们的心理以各种各样的影响。 加里宁说:“一个教师也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再没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心理各种微末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象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摸一切最细微的事物。”这一论述透辟地说明了教师的形象特别是讲台形象的重要性。 形象决不仅仅是外在的东西,它是人的内心世界(包括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外在表现。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当一个人回到家的时候,他得把套鞋脱下留在室外的过道里;当演员来到剧院的时候,他也应当把自己个人的一切不快的痛苦留在剧院之外,在这里,在剧院里,他整个的人是属于艺术的。”教师也应当这样:当他来到学校里、教室里,尤其是踏上讲台的时候,他的全副身心应该是属于学生的,他应当在开口讲授之前就进入“角色”,沉浸在教学内容所规定的情境与所要求的气氛中,用自己整个身心的总结和去影响学生,专心致志地培养下一代,而把自己个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教室之外。 是的,教师在步入教室之前,就应当酝酿情绪、进入角色;一旦进入教室之前,就应当酝酿情绪、进入角色;一旦进入教室,就应当全神贯注,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教育、教学工作上。 这还不够。教师还得注意自己内心世界的外在再表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态”。这是因为,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不仅是运用讲授、谈话、提问等这些有形的信息传递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而且还通过自己的神态、语言、姿态等一系列无形的信息影响学生。这些无形的信息同样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各种微妙的影响,从而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 首先,当教师讲课或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他的神态就向学生传递着信息,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神态信息。当你走进课堂时,学生一眼望去,可以从你的面容、眼神里察觉出你是兴奋的还是消沉的;是热爱这一堂课还是厌烦它;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还是仓促上阵、马虎敷衍;对学生是诚挚热爱还是漠不关心,是尊重信任还是不屑一顾等等。教师的神态传出了许多信息,感染着学生;学生也作出相应的反应,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于是形成了和谐或紧张、或融洽或抵牾的教学、教育气氛,增强或削弱着教育效果。有位老教师谈到这样一件事:一次他正上课,忽然头晕目眩,几乎栽倒。他知道冠心病要犯了,便连忙伏在教桌上休息了一下,然后又坚持讲课,使几十个学生没有误课。没想到后来在写题为《难忘的一课》的作文时,许多学生都以这一堂课作为素材,表达了他们被老师所感动的心情。一个同学写道:“……我们是在噙着泪花听课呀!敬爱的老师,这一堂课,你传给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可是你这种关心同学、认真负责的精神对我们的教育是无限的。我们永远忘不了这一堂课,也永远忘不了老师。”这一事例告诉我们:教学工作绝不只是按照教案传授知识,在你讲授正式课程之外,还进行着一些“看不见的课程”。教师的神态传递着许多无声的信息,这些无形的信息会悄悄地渗入正式课程之中,使学生受到教育。 其次,教师的语态也在向学生传递着信息,我们可以管它叫语态信息。无论教育、教学,我们总是用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我们大都重视了这一点,如注意语言修辞,写出教案以及与学生谈话时斟酌字句等等。这些无疑都是重要的。但仅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不仅语言本身可以表达思想,语言的节奏、速度、语气、声调等也都在辅助着思想感情的表达,它会加深听者的印象,或者是相反。可见,伴随语言的语调、语气本身也是情报的一部分,它本身也传递着一定信息。比如:你对自己的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是热情的还是冷淡的,对自己所讲的道理是自信的还是自怯的,是坚定不移的还是含混动摇的,是理直气壮的还是言不由衷的,这些都是信息,都在影响着学生,都是在语言之外的语态信息,它可以导致学生用积极或是消极、主动或是被动、坚定或是犹豫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教师的知识输入,从而增强或者消弱“教育”效果。 第三,教师的姿态也是一种信息传递。刚上讲台的教师,往往不免有点拘谨、腼腆,不敢正视学生,不是盯着天花板就是眼不离书、手不释卷,有似初入摄影棚的新演员的“镜头羞”。殊不知这种姿态会立刻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怀疑他对教材的熟谙程度。有的教师在一堂课上始终是一手执书、一手抚案,四十五分钟就是这么一种姿势,这种单调的视觉刺激会对学生起一种催眠作用,使他们的思维和情绪渐渐转入抑制状态。有的教师则喜欢在讲台上踱来踱去,手势过频甚至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